常言道:“朽木不可雕。”据媒体报道,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许多人看不上眼的朽木、软木,经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县木雕匠人的雕琢,却能转化为精致的工艺品。如今,经过融合创新发展,这一传统手艺已转型升级为新型手造产业,产品畅销海内外。 非遗传承人以木为纸、以刀为笔,把许许多多松软的泡桐、将要腐朽的树根雕刻成花鸟鱼虫及木雕屏风,琳琅满目、惟妙惟肖,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曹县木雕的故事,颠覆了“朽木不可雕”的传统认知,不失为一项传统工艺上的奇迹。无独有偶,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依靠最高级别的恒温恒湿保藏条件、经过古籍保护专家的精心设计,很多历经千百年的珍贵古籍得到了更好保护,传统认识中“纸寿千年”的极限想象也被进一步拓展,古籍纸张的保护年限不再困于千年。从“朽木亦可雕”到“纸寿逾千年”,文化传承、文化保护的奇迹令人欣喜。 篆刻、剪纸、雕版印刷技艺、蜡染、苗绣、木雕……这些历经千百年延续至今的古老技艺是中国人“记得住的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接续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提升一个地区的文化品质,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因为种种原因,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逐渐丧失活力,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令人忧心。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成了我们不得不直面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不断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支持力度,我国不仅在非遗总量上跃居世界第一,而且在非遗保护的品质上也有显著提升。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促进下,相当一部分非遗项目不仅实现了基本的传承延续,而且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比如,凭借市场化运营,依靠传统文化加持,一些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等门类的非遗项目走向了市场,“国风潮”颇受消费者欢迎;在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引导下,一大批“非遗工坊”在传承文化中带动了就业、促进了经济,为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非遗与商业、旅游结合,焕发出勃勃生机;非遗的市场化带来的不仅是传承发展的可持续,还有非遗技艺本身的不断提升、日益精进。 “朽木亦可雕”“纸寿逾千年”等突破,何尝不是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守正中不断创新的产物?何尝不是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从抢救性保护到保护利用并重,再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趋势?传统的未必是落后的,民族的往往是世界的。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传统文化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传承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具备更加肥沃的时代土壤,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创造出更多颠覆传统认识的奇迹,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作者:李思辉,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