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江苏青年女作家创作之前,我想先谈谈在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的发言。在我看来,“新青年”不仅意味着生理年龄的年轻,更意味着...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升,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愈发激烈。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科领域,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生态文学的创作和...
新工业诗歌创作而今已成热潮,这一方面是因为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和工业兴旺的良好态势让诗人们大为震撼,驱使他们命笔抒怀;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代新诗寻求与时代进程和现实生活发...
在小说中讨论“道德”,进而讨论与之相关的“思想”,似乎已经是一种落伍的行为。因为纳博科夫早已在《文学讲稿》的序言中告诫我们:“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步入新时代这十年的历程当中,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关口,诗歌也呈现出不少新变化、新动向、新趋势。虽然由于缺乏必要的历史沉淀,难以...
青年评论家贾想对刊发于2023年《人民文学》的“90后”作家小说进行观察,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和评论家的洞察力,将这些青年写作者归类为“天真的”和“经验的”小说家进行阐释,说...
2023年5月27日,“中国当代文学新趋势”学术论坛暨《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在青岛举行。来自全国高校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当代文学新趋势”总议题...
内 容 提 要: 诗人转向散文创作,出现文名盖过诗名或诗文兼擅的情形,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人散文的写作传统进一步光大,舒婷、王...
摘 要 鉴于世纪之交以来的文学现状,特别是新媒介写作形成的问题,探讨媒介之变对于文学的形态和生态、文学史流变的影响。以案例分析为路径,再度回溯1990年代《萌芽》新概念作...
2022年,中国作协先后推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致力于打造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提供...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会议胜利召开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相对于其他年份来说,2022年湖北文学批评也显示了不平凡的气象。这一年《湖北日报》“东湖副刊...
1949年9月25日《文艺报》创刊(半月刊)[1]。因在“试运营”阶段,出版的第一卷一至七期,调门总体还温和,比如“争取小市民层的读者”座谈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鲁...
2023年10月8日,是铁人王进喜百年诞辰的日子。在此时,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在北京揭晓,又回到大庆油田颁奖。用文学作品塑造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把铁人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是...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会议胜利召开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相对于其他年份来说,2022年湖北文学批评也显示了不平凡的气象。这一年《湖北日报》“东湖副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有限的人生里,那些不能用双脚去丈量的土地,阅读可以带你抵达;那些文字还未触及的角落,行路能够给人启发。若二者兼之,便是值得追寻的人生美景...
近期,两条有关甲骨文的新闻令人耳目一新。其一,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公示》,破译一个甲骨文重奖10万元的“悬赏令”再次兑现。其二,...
近日揭晓的第一届江西省文艺创作奖获奖名单中,以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篁岭为原型的主题诗集《跟着河流回家》荣获一等奖,诗人林莉聚焦山乡巨变,追溯河流沿岸居民的精神家园。以...
近日,教育部发布《“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推动高校对使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师生认可度高的优秀教材建立传承创新机制,培育和打造...
保护不是将文物束之高阁,让历史文化遗产走进日常生活才是最好的保护 “天再冷,每一处墙体也要看仔细,这样才能及时给长城‘治病’。”在北京延庆大庄科段长城,长城保护员王...
2023年“非遗广州红”网络宣传活动以“非遗粤传承 漫步广州红”为主题,联动广州本地一百多个城市空间打造非遗主题漫步地图、非遗奇妙剧场巡演、元宇宙漫步街区三大板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