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 [作品评论] 张一川:地方书写的“主体性” 2024-01-04

    尽管“地方”作为概念本身是模糊而多义的,但其内涵基调呈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地方”意味着某种多样性,内含反抗统一的力量。段义孚将地方视为一个“感知价值中心”,是一...

  • [作品评论] 《门上的光》:山海之间的淡泊与脊骨 2024-01-04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阿门,发表了一千多首诗,他是人民文学奖和储吉旺文学奖得主。写诗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用爱不释手、形影不离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读他的诗不难...

  • [作品评论] 《水车简史》:想象的乡村文化共同体 2024-01-04

    范剑鸣《水车简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2年)聚焦于赣南乡村的振兴发展,是一部兼具时代性与创新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在小说《水车简史》中,范剑鸣以驻村四年的村子为原型,...

  • [作品评论] 《春天果然短暂》:这一代人说爱的方式 2024-01-04

    我读过马小淘《春天果然短暂》的“未刊本”,没经过最后一道修改,其中赫然可见一些暴露感情的表达,这些语句出自叙述者“我”——马小淘小说惯用的“犀利少女”,这位少女每...

  • [作品评论] 《大洛河》:一幅洛河中游生活图景 2024-01-04

    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 ——谢有顺 《大洛河》继承了陕西作家一贯的写作风格,是一部质朴而深邃的现实主义长篇巨著。它在文本中所表现出的长篇巨制所独有的“长江大河般的...

  • [作品评论] 一曲荡气回肠的戍边英雄赞歌 ——读高巧林的《飞火》 2024-01-04

    高巧林是一位被严重低估和忽视的作家。他具有两种生就的儿童文学作家的特点,一是他起步于相对传统的严肃的纯文学道路,二是他能够厚积薄发,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懈地进行新的...

  • [作品评论] 杨碧薇:安琪的诗歌风景 2024-01-04

    2022年8月,在前往山西永和的旅途中,安琪和我聊到了她行走各地写下的诗歌。正是那次交流,促成了这套诗集的出版。我受她所托,有幸为这部诗集作序,第一时间阅读了她的《暴雨...

  • [作品评论] 《不如吃茶看花》:信手拈花  闲散饮茶 2024-01-04

    与华诚虽从未谋面,但微信上一次次耐心的指导,一本本赠阅的书籍,令我感动,也让我受益匪浅。都说文如其人,他的文章朴实无华却也惬意灵动,正如他的气质,有泥土般朴实与厚...

  • [作品评论] 《现代小说与心灵》:小说不过是一个“隐喻” 2024-01-04

    本文系格非2023年9月15日在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主题论坛上的演讲,从一个独特角度打开了观察现代小说的新视野。特此推出,以飨读者。 按照文学史的一...

  • [作品评论] 《芳邻》:鸡飞与狗跳与日常生活美学 2024-01-04

    大约十几年前,那时还年轻气盛、梳着中分头型、身材高挑的前律师张者,携着长篇小说《桃李》带给他的青年作家的潇洒气度,也带着对一种更优雅的郊野生活的向往,住进了京郊的...

  • [作品评论] 建构生态写作的现代品格 2024-01-04

    生态题材是当前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满都麦的《四耳狼与猎人》《在那遥远的草地》《骏马·苍狼·故乡》、阿云嘎的《黑马奔向狼山》《野马滩》、察森敖拉的《雪埋草原路》等小说...

  • [作品评论] 独特的自我生命态度,探索当代海派文学书写新范式 2024-01-04

    海派文学起源于上海,发展于近现代时期,在当代文学中也有轨迹,七十多年以来,这一轨迹其实已经拓展了海派文学原有的性质,使“海派”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 当代海派文学...

  • [作品评论] 《大国制造》:现代制造工业的文学画像 2024-01-04

    文学作品在今天,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是将带给人更多的精神力量。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大国制造》,以工业制造业为题材,写工业人的精神,让...

  • [作品评论] 作为一种文学胸襟的“地方性” 2024-01-04

    今天我们谈论“地方性”时,总会伴有一种普遍性、世界性的焦虑,似乎不能指向普遍性的地方性就是一种局限性。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创作层面,现在估计没有一个作家愿意承认自己...

  • [作品评论] 谢有顺:文学写作中的南与北 2024-01-04

    关于“新南方写作”的命名与讨论有两三年了。在几次与此主题相关的会议上,都有人对这一命名提出质疑,认为它的指向与边界并不清晰。它不是江南,是南方以南;它不是岭南,还...

  • [作品评论] 《为了这片绿》:把文章写在坚实的大地上 2024-01-04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为了这片绿》既是一部文艺作品集,又是一部个人成长集,更是一部见证新时代文旅事业发展的著作。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为了这片绿》近25万...

  • [作品评论] “地方性”:文学书写的远征与重生 2024-01-04

    “地方性”是一个看似坚实却又缥缈的话题,要讲清楚它也许需要漫长的铺垫和分析。正当我思考该如何将观点放入简短的篇幅时,穿着汉服的小姑娘从我眼前跑了过去,不远处的小贩...

  • [作品评论] 在旧时光里照见自己的影子 2024-01-04

    时光由许多片段组成,每一个片段都收藏着许多故事。当这些故事经由岁月沉淀,它沧桑的样子更像是繁华过后的一种觉醒。 我们怀恋旧时光,是因为旧时光里有柔软的童年,有清新的...

  • [作品评论] 用心用情讲好美丽中国的草原故事 2024-0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生态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

  • [作品评论] 《年华》,就是《年华》 2024-01-04

    有读者说,《年华》是当代《平凡的世界》又或是中国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看法不同,我觉得《年华》,她就是《年华》,是每个人必经人生年轮中的青涩时光。 一次偶然的...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