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学起源于上海,发展于近现代时期,在当代文学中也有轨迹,七十多年以来,这一轨迹其实已经拓展了海派文学原有的性质,使“海派”不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 当代海派文学的内涵,在许多方面也并不完全与上海文学重合,而是更接近一种写作上的方法论。 当代的海派文学继承、熔铸了特定的叙事风格,在城市空间和历史发展中,依赖于一个多意义、多效用的文学场的建立,涵盖各种各样的形式创新,也涌现出一些新的作品。在我看来,当代海派文学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突破了单一的城市文化书写,延及更多的社会历史内容,正是在这进一步的演变中,海派文学的书写范围更广,内容也更深刻了,形成了一种沟通城市、国家与世界的气度与智慧。 在文学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得到重新阐释和安置的时代,海派文学作为方法,其探索性和包容力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它自发、自在与自由的特点,也有可能与文学艺术本质上的特点有着更多的重合,由此成为我们在当代历史条件下,重新思考文学与国家、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个人才能等诸多问题的途径之一。 傅星的《培训班》,正是一部能极好地说明当代海派文学特性的作品。故事讲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崇明等农场里的一些青年获得了机会,在申江艺术学院参加专门的文艺培训班,这些经历相似,性格却迥然不同的青年人在这个特殊的集体里经历了一段特殊的生活,最终风流云散。“海派”在过去通常被认为与市民阶层、大众文化更为相关,最近若干年以来,已有研究者指出,海派文学也能以独特的艺术方式来观照重要的历史与社会命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培训班》是非常值得一读的,有它的创新,我把这种创新看作是海派文学的一种当代化的发展。 《培训班》的笔调很“淡”,正如之前已有评论家指出的,它的叙事颇为节制而含蓄。 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许可以从海派小说的源头上找到这种表现方法。鲁迅曾经评价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平淡而近自然”,作者以极为自然和生活化、人情化的方式呈现一切,能在平和与含蓄中构造极深的余韵与深思。而对《培训班》来说,所要书写的是一个更加宏大的时代,留白就变得很重要,既是对无从知晓的命运变局的谨慎探索,也是对自我生命态度的一种独特表达。 我们便可以看到海派文学中这种独特的自我生命态度:既看重自我,持守底线,又并不执迷于自我,有洒脱出世的泰然,从这个角度说,节制和凝练的表达是一种自尊的体现。 小说主人公苏威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既在争取,也在逃离,既在前进,也在后退,对生活、对他人、对爱情都若即若离,既有真实的理想,也有一点颓废和自我放逐,这构成了一种典型的风度与性格,其实可以在不少海上小说家的作品里找到这样的人物,尤其是男主人公。 这部小说并没有刻意突出上海的背景,也没有在语言上过多添加方言色彩,但仍然可以看出这些学员是上海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原居上海西区,申江艺术学校的原型也是上海著名的戏剧学院。事实上,这部小说并不需要在这方面做过多的考证,它的海派色彩已经脱离了景观和符号的装饰层面,而寓于美学之中。 小说的实际内容同样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海派文学的特色。苏威廉原来对作曲感兴趣,却被分配到了戏剧学院学戏剧创作,因此与戏剧结缘。在这座城市里,戏剧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文化脉络,是海派开放风气的典型标志,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交汇之处。 如果从头说起的话,“看戏”正是海派文化的起点,近现代之交的上海,海派京剧(京戏)、话剧(文明戏)和电影(影戏)三者同时发展,紧密交融在一起,演出者和从业人员之间有非常密切的交往,它们的观众也是同一批人,用同一种接受方式、审美趣味和感觉结构来接受戏台或荧幕上的新生事物,看戏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当苏威廉被告知他要进入申江艺术学院学习时,他最先想到的是“门口右面有个剧场”。戏剧催生的空间对城市来说也很重要,上海最早出现了为海派京剧而造的西洋话剧式的舞台,自此戏园子、茶楼等渐渐没落,而与观众面对面的舞台越来越受欢迎。 《培训班》兼有形式和内容上的独创性,而它也同样体现了海派文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合理好读。小说结构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是清晰完整的,有大悬念和小悬念。小悬念是申江艺术学院的图书馆,一本《戏剧理论》的失踪,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谜底到最后才揭晓,完成了小说在故事结局上的整全性,也是可读性。大悬念则是小说情节的整体指向,指向“培训班”的培训结果,即所谓的“毕业演出”,也是人物命运的完成。 虽然《培训班》是一部带有回忆录色彩的作品,但它的启示作用并不止于青春记忆或一代人的怀旧,艺术上的别具一格让这部小说有了被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从当代海派文学研究的角度,它呈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标志性和创造力。优秀的小说作品从来不只属于一种阐释框架,总是能唤起更开放的感应与想象,牵动更幽微的思绪与神志,再回过来说,这不也正符合优秀的海派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