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近几年来,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然而,正如中国的现代化不自今日始...
《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美国诗人W.S.默温写过一首题为见证的短诗,我想要讲述森林曾经的模样/但我只能用一种已被忘却的语...
《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演说在晚清时期的兴起,令人瞩目,成为20世纪中国传播文明的利器之一。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撰写的《有声的中国:...
不论在有明一代,或从整个中国思想史的角度看,阳明都是值得谈的,一般书写得不好,所以更需要谈。我如要写阳明,就想写点儿别人没写的东西。问题是我手中所能掌握的材料,却...
《清代武科考试研究》 李林 著 中华书局 2022年12月出版 548页,168.00元 ━━━━ 文︱ 李世愉 李林先生所著《清代武科考试研究》(以下简称“李著”)终于在2022年底出版了。该书一经...
摘 要:马平的《塞影记》讲述了一座塞和一个人一百年的故事。这一百年恰好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一百年。小说通过翻转历史叙述,以世道见人心,实现了文学观念与小说写法的...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作家,其中一类作家十分关注现实,对生活中出现的真实事件感兴趣。他们的写作往往有田野调查式的扎实准备,也有面对复杂真相的勇气。这类作家天然让我感佩—...
在我的阅读记忆中,国外有关医疗题材的文艺创作虽不能说是一门“显学”,或许也还称不上“热门”,但至少并不稀缺,也出现了诸如加谬的《鼠疫》和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王倩茜散文集《漫游的人》,对个人和家族经历的回忆不仅有历史的纵深感,更将个人生活置于历史和时代的大幕前加以观察,使个体命运成为时代潮流中的流速计。这种写法不仅拓展...
自20世纪90年代转向精神生态研究以来,鲁枢元在文明互鉴的语境中汲取各种生态思想和观念体系,以丰富其生态文艺学、精神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后来,他调整了聚焦目光,将视野从西...
读罢王月邦的长篇小说新作《铁马冰河》,掩卷沉思,感慨万千。这部荡气回肠的宏大历史题材作品,书写了70余年前青海涅槃转身的壮丽传奇。 小说以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告捷为大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又穿透时空的精神力量。诗人、文学批评家何向阳的散文集《澡雪春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1月出版)正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
糖匪新作《后来的人类》收录了她的三个中篇,从书名开始,就预设了我们将要陷入一场思维与情感的角力。“后来”当然可以是一种时态,如许多科幻作品那样,将故事的情境设定在...
黄朴刊发在《芳草》2023年第1期的中篇小说《孤独与喧嚣》,以同心圆聚焦结构展开,“圆心”即焦点人物是主人公周书,核心事件是周书的死,以及由其死亡所追溯的他作为报社记者...
时至今日,以历史为审视对象的散文作品自成一脉,蔚然可观。要真正写出文质俱佳的历史文化散文殊非易事,这当中除了需要丰厚的文史修养,还需具备一种独特的目光与情怀,借此...
我孤陋寡闻,非常迟的时候才读到陈善壎老师的文章。2018年,张鸿编了一个广东散文小辑,在公众号“小众”推出。我在那里读到了陈善壎的散文。大约有十余年了,我的状态相当低迷...
《悬浮术》是一部想象奇崛、内涵庞杂又极具张力的小说,无论是频频闪现的悬念和摇曳多姿的叙述方式,还是整体的结构架设,或是文中探究的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都使这部小说内...
念念不忘汪曾祺,显示了不少当代作家的阅读习惯,但对作家宋志强(笔名乌人)而言,汪曾祺在他心里,不只是一位值得阅读的小说家,也是可亲可敬的老头儿,更是一位从生活到写...
一 是的,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大时代了。但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时代呢?我们大多数人,灵魂都还在没有想清楚的时候,人的身体已经迈进大时代了。“为了尽快地融入城市和时代,...
在一定意义上,新东北文学的伊始源自班宇、双雪涛、郑执的东北书写。三位均出生于辽宁沈阳的青年作家,不仅年龄相仿,而且不约而同地讲述了199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潮那段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