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王忆受到关注的作品大抵是青春题材的小说,如《冬日焰火》《夏日秋千》等,而让我感到惊艳的是,王忆会写出《陪诊师》这样对当下观察如此深刻而犀利的小说,因为在...
十多年来,世界文学界掀起为城市写传的浪潮,迄今为止中国已出版城市传记40多部。城市传普遍要求尊重史实和现实、有一定的文学趣味,所以学界一般将其视为一种非虚构写作类型...
在小说《受戒》中,汪曾祺满怀敬意地开掘出普通人的内在性格力量和精神美。时至今日,《受戒》依然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中的经典美文,令人百读不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
黎紫书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亮色在于对第二人称“你”的巧妙征用和对“元小说”艺术手段的特别设定,以一个年迈犹太女性与“你”探讨小说艺术的一封长信,象征性...
2023年的夏天,值得纪念。 转眼三年。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宣布从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
以小说的笔法,《莫道君行早》忠实记录和生动描绘了新的历史时期脱贫攻坚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壮丽景象,虽然涉及到的仅仅是贵州高原武陵山区里的几个小村落,但以点带面,不...
《明月梅花》是乔叶的最新短篇小说,从女性视角回望童年。小说的开头是追忆口吻:“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不过,每每想起,明月就免不了要惊异。竟然过去那么久了,竟然。...
从2003年结识单丹,一晃已过20年。 20年来,我看她坐在轮椅上为电视剧《马大帅》写片尾曲,听她用清纯悦耳的嗓音试唱《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 多次听她讲本山老师一直关心她和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流传千载的这一陶诗名句里提炼出篇名的小说《丘山》,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设置,却不像《归园田居》那么散淡、安详和超然,能给人带来心旷神...
孙颙把中国历史聚焦于“中华文化思想源流”的主题,《长河千帆过》从上古写到20世纪初,每一篇推出一个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提炼出由他所提出或蕴含的文化思想。而每一代表人...
沈轶伦写的是上海。但不是《一步之遥》里的上海,也不是《股疯》里的上海,更不是《小时代》里的上海。也许是《海上传奇》中游弋在苏州河上的船只里某双眼睛,对蹲在河岸边的...
残雪有自己鲜明的文学观念,她主张以哲学打底,将哲学世界观和文学世界观打通,在哲学的基础上建构她的文学世界。她的文学理念是中西方文化的完全融合,她的创作是一种身体先...
鄢文江创作的《南粤英雄传》以《铁血中山》《雁山荡寇》《珠江纵队》“三部曲”在2023年初推出。作为长篇历史小说,《南粤英雄传》以逾300万字、六卷本的鸿篇巨制,将南粤大地保...
“潜水”是禹风迷恋的一项运动,其专业性和上瘾的程度,在中国作家中大概是绝无仅有的。通过国界、空间上反复的跨越、沉浮、往返,那些来自潜水经历的特殊质地的生命经验、人...
《明月梅花》是乔叶的最新短篇小说,从女性视角回望童年。小说的开头是追忆口吻:“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不过,每每想起,明月就免不了要惊异。竟然过去那么久了,竟然。...
“一个极具新颖感和主旨性的成长故事。曾为守岛战士的作家王棵像一个出入于陌生的‘水手’,调动了自己独特而深入骨髓的海上经验注入于这本书中,让我们跟随着少年七上和少年...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曾启雄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近年来,中国传统色彩从历史与生活的隐匿处慢慢重现于世人面前,人们突然发现,随着中华文明同步生长,作为中华文明...
如何赓续中国诗歌传统,在诗歌创作中实现中西合璧?如何看待互联网给诗歌创作带来的重要影响?如何塑造新时代的诗歌美学?由中国诗歌学会、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现象...
李亮女士的长篇小说《大洛河》,是一部兼容了家族史与社会史,同时又映射出了陕北风俗史的文学作品。在长达一百四十年的漫长历史叙写中,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沉浮,将中国社会...
《安徽文学》“文学ABC”栏目发表时晓的小说《一起旅行》,约我写一篇评论,由此契机,我拜读了时晓的作品。 《一起旅行》在极其日常性的情境中,把一对夫妻推到了读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