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焦冲: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

http://www.newdu.com 2021-10-12 《长城》 焦冲 参加讨论

    关键词:焦冲
    我们常说,好的小说是多义的。但对作者而言,催生出作品的最初动机和灵感往往只是一闪念。当我想起《孤岛》时,首先浮现于脑海的是一片片高低起伏的菠萝田和摇曳婆娑的香蕉林,这一派稀松平常的南国田园风光给了久居北方的我巨大地冲击,加之刚刚听完韩少功老师的讲座,白启书、小姚和乔目的形象便逐渐在我内心清晰、立体起来。我想,每个故事中大概都有这样奇怪、闪亮的瞬间,这就是小说最初要讲的。当然,通读全篇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财富、才华和美貌的寓言,我想探讨的是一个古老的命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和解,以及当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该如何继续热爱世界,追逐梦想。
    玉田—别山—蓟县—段甲岭—三河—三平—大厂—燕郊—通县—北京,至今我依然记得2002年9月,背着简单的行囊,只带了五百多块钱北上时乘坐的那趟绿皮慢车所停靠的每一站。当这些站名再次从唇齿间迸出时,我似乎又感受到了年少轻狂时的蠢蠢欲动,随着目的地临近,我既兴奋、激动、自信,又瑟瑟发抖,就像料峭春寒中的嫩芽那般,不知迎接自己的是何种命运。如今回过头来看,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这种经历和大多数北上寻梦的人差不多。在北京的最初两年,我先后做过服务生、各种销售行业的业务员,住过集体宿舍、地下室、隔断房,失过业,挨过饿,被人骗过,骂过,欺负过,但从没想过要离开这里,倒并非相信坚持能带来什么,只是觉得一旦灰头土脸地回家太丢脸了。直到第三年,我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一份文案工作,才总算稳定下来,虽然工资算不上多高,可到底能够租个主卧,吃穿上也比之前稍微强了些,更有机会到各大城市出差,踏实做了几年后,升任部门主管,还有了闲钱买车、出国游、住五星级酒店。
    职场故事千篇一律,遭遇的人和事亦大同小异,只要你辞职离开原单位,就会发现很多当时看来非常重要的让你哭过笑过的东西其实如尘埃般微不足道(可我还是写到了小说中)。北漂多年,换了七八个工作,职场上那些奇葩的人和事自然都遇见过,但说这些可没什么意思,况且我早就忘了,那些讨厌的面孔何必放不下呢?如果不是迫于生计,谁愿意整天装孙子,可是,对于上班族而言,顶多背地里发发牢骚,天一亮见着谁不得笑得跟朵花似的?也许我们最迫切的理想就是不想笑的时候就不笑。很早之前,我就自认为看透了这种生活,它让我感到无聊、疲惫和失望,即使通过奋斗和努力,假定很幸运地挤进了中产阶级,那又怎样呢?不管是谁,终究是生活的囚徒。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这和我的理想无关,于是我决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人生价值——也就是写作,更准确地说是写小说。
    事实上,早就有了萌芽。师范学校的图书馆内藏书虽然算不上太多,但对我当时的需求来讲已足够。除了古今中外的名著,还订阅了很多文学期刊,只要没课时我便泡在图书馆。人和书之间的相遇需要缘分,人和人亦如此。当时,《文选》课的曹姓老师恰好是一位文学青年,我刚好是课代表,自然比别人和他的交流要多一些。他从我的作文中发现了“才华”,评语中从不吝惜赞美,因此我的第一篇小说习作便拿给了他看。针对我的写作风格,他给我推荐了一本过期杂志上的小说,是李锐的《红房子》。后来,他又推荐苏童、迟子建、池莉、毕飞宇等50后60后代表作家,进一步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培养了最初的审美意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就是在那时,我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梦想:未来要写小说,要当作家。因此,当得知教育局并不负责分配(其实老师岗位并不饱和,只不过县里太穷,没有多余的财力支付老师的薪资)时,我竟有一丝窃喜,这样我就可以不用非得去当老师,而是可以自己去寻找喜欢的工作。
    北漂的最初几年,为了生计奔波,我几乎忘记了内心的火种。直到有一天,我在《当代》上读到广西作家锦璐的中篇《双人床》,感慨万千,心有戚戚焉。我逐字逐句读了几遍并来来回回将小说里的故事和我自己的经历加以琢磨比较,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写写我混在北京这三年来的所见所感。写得很快,六万多字用了一个多月,完成后寄给了《当代》。我永远记得接到编辑电话的那个下午,我小心翼翼忐忑不安,虽然我知道接到电话其实就代表着希望。编辑首先肯定了优点,接着又指出不足,主要是叙事线索过于庞杂,人物之间并无太多关联,一个中篇体量无法承受这么多故事。虽然这篇小说没能发表,但无疑鼓舞了士气,在编辑的建议下我很快又写了个中篇。这便是后来发表在《当代》2008年第三期的处女作。
    回过头来看,我的写作和发表之路算不上顺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只保持着每年一部长篇的速度。这些长篇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得到的关注并不多,有时我怀疑过要不要写下去。直到近几年才似乎有所反馈,同时也对文坛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总之,写作本身也许是纯粹的,可一旦介入现实,有了人际关系,有了所谓的圈子,有些东西随之也就变味了,你当初以为的并非你以为的。就像书中的白启书,当他和小姚置身孤岛,当她不留情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虚伪和自以为是以后,他感到了深深的失落和懊恼,并且开始怀疑写作的意义。我相信,每个写作者,或者说每个有理想的人都曾有过类似的自我怀疑和否定,这个世界总会利用各种方式让我们在某一天认识到生活并非我们理想中的样子,关键在于认清真相之后,我们该如何面对?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还是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做一个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者呢?抑或是从此逃避,不问世事,寄情山水,大隐隐于市?
    我认为不管选择哪一种都无可厚非,也都有着不可与人言的苦衷。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自己尽可能地保持纯粹、澄澈,尽可能不要或者迟一些变得油腻、世故、圆滑,我希望内心始终有一团火或者一块冰,这会让周围的世界少一些僵硬、无奈和混浊。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生活从来都不可能是理想中的样子,而且存在着很多葆有良知、正直,努力维护着世界纯净的人们。因此,不管世间有多少苦难、阴谋、残酷、荒诞,毕竟冥冥中还存在着某种推进人世发展的“规律之手”,因而人世中的“阶段性文明”即便不可避免地含有不公正乃至污垢,个体生命仍应保持对生命的珍视,这珍视里不仅包括理想这类宏大的东西,更包括对俗世生活中琐碎、微小乐趣的主动享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