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完善自我 不知不觉中,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二个本命年。在这个“马上”体盛行的年度里,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变得更加平和、淡定。回首这12年来自己走过的路,我深刻地感悟到,是阅读加快了自己成长的步伐、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品质,让自己变得更有底气。 从自己的阅读历程来说,我经历了“改进工作”“迷恋教育”“完善自我”这样三个阶段,当然后面的阶段是包含了前一阶段的。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当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还属于新生事物,作为新手教师的我面临着无教材、无指导老师、无教研团队的尴尬。于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刊物就成为我成长路上的拐杖。通过研读这些刊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从中获得了很多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样,我在成长路上不再孤单。我在工作第一年写的一篇文章入选公开出版的宁波市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并在学术大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分会场上宣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发言作者。在工作三年半后,我撰写的一篇学科论文获得宁波市一等奖,后来该文还发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2006年7月,我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联合开展的评选中,当选为十佳作者,应邀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领奖,并从时任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先生手中领到了十佳作者的奖牌。可以这么说,我的第一阶段的阅读让我形成了阅读的习惯,并有效地改进了我的工作,让我在收获中初品成长的快乐。 从工作的第三年起,我开始负责学校教科室的日常事务,当时的主任由分管校长兼任。由于自己有着教育系四年的专业功底,吃吃老本应付这些事也是没问题的。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工作四年后,我被任命为教科室副主任,正式进入了学校中层管理的队伍。这样,我的工作任务相对就更重了。慢慢地,我感觉到原先的老本不够用了。于是,我就开始到阅览室去翻阅《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从2007年开始,我先后自费订阅了《教师博览》《师道》《人民教育》等综合教育类杂志。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写材料时的思路清晰了不少,并且往往能写出新意,“本领恐慌感”逐渐离我远去了。 特别是2008年邂逅《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后,我正式走上了教育阅读之路。在阅读了陶继新、张文质、郑杰等教育名家的著作后,我愈发意识到了自己的“功力不足”。于是,我开始疯狂购买和阅读教育类的著作,并通过阅读,“结识”了朱永新、刘铁芳、刘良华、钱理群、程红兵、高万祥等教育名家,并取到了不少“真经”。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步由爱书人成为教师阅读推广人,成为推动教师阅读的“微力量”。这一阶段的阅读,可以说是自己迷恋教育的阅读。大量的教育专业阅读加深了我对教育的理解,增强了我的教育专业底气,也帮助我发表了大量教育思考类的文章。 当然,教师仅仅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不够的。从2008年起,我也开始阅读人文社科类的著作,并逐步增加。马年春节期间,我就阅读了我国著名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朱光潜谈美》一书,来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我深知,自己在阅读上是先天不足的,在学生时代错过了与很多经典著作亲密接触的机会,因此,我在阅读上是有着一种补课的心态的。 梁文道的《常识》、柴静的《看见》、梁鸿的《出梁庄记》、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赵越胜的《燃灯者》等书给了我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也让我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很多启发。这样的阅读,可以说是完善自我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今后,自己还需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修炼,以进一步完善自我。 在微时代的今天,在新媒体阅读已成为生态的当下,坚持传统阅读更加需要一种定力,我会继续努力。同样,我也会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利来促进自己的阅读,比如每天抽时间阅读一下《光明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的电子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微博、博客和微信。《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等教育媒体的官方微信推送的信息对教师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此外,ipad和手机,通过相关的软件,能实现和电脑文档的同步传输,是很好的移动阅读工具。今后,我也会利用好iPad和手机,使之成为自己利用碎片时间开展阅读的好帮手。 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美好的读书人,这条路我将一直走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