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说革命 主持人 杨庆祥 (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观察者 潘昱竹(导演、表演艺术家,居合肥) 杨澜洁(高校教师,居北京) 黎 成(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者,居北京) 丁校书(国企管理者,居深圳) 杨琳琳(法官,居北京) 曾记鲁(销售公司总经理,居合肥) 吴增言(中学语文教师,居武汉) 张 舒(银行高级产品经理,居深圳) 赵子莹(青年写作者、大学生,居北京) 周倩宇(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龚 丽(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贾志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 郭宇泽(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 苏兆一(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初二学生) 主持人语 本期“非常观察”栏目继续做文学相关的同题问答,不过这一次,我刻意选择了一批“圈外”的观察者。在我看来,文学之所以有价值,恰好在于与其它学科相比,文学是最具有普遍性,最能够引起共情的体裁。文学是被读出来的——相信所有学过文学理论的人都知道这个观点。但是在日常的惯性中,我们往往又会无视读者的存在,或者将读者转化为码洋和利润。无论如何,读者构成了文学庞大同时又是沉默的一极,倾听他们的声音,也许会对当下文学发展有所裨益。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学的调查和取样应该遵循严格的理论和模型,因条件所限,我没有采取这种方式。我选择的对象基本上是我熟悉的读者,即使如此,他们的回答依然提供了非常丰富有效的信息。(杨庆祥) 1 杨庆祥:首先请谈谈你的职业和日常的阅读情况,在工作学习之余,一般会阅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主要通过什么方式(纸质书、电子书、网络……)阅读? 潘昱竹:我出身戏曲世家,受父辈影响,耳濡目染在戏曲氛围里长大,对于戏曲的爱是在骨子里。目前,我的职业是戏剧、戏曲导演,因此,我的阅读除戏曲专业类书籍外,更多也是从职业角度出发,如小说、散文、诗歌、历史文化类书籍,会相对偏爱有画面感和空间感的小说。阅读,选择纸质书更多,当然,我并不排斥电子类书籍,但与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的感觉会差一点。 杨澜洁:我供职于北京985某高校文史哲类专业,“新亚新声”联合创始人。就本人的情况而言,我的阅读经验与个人的生活、工作具有高度关联性。就文学作品而言,各类文学名著是常看常新的日常陪伴,《西游记》《红楼梦》已经被读过无数遍了,《鲁迅全集》的各种版本、《庄子》《三言二拍》,也是日常会主动去阅读的作品。但是,在这类作品的阅读中,阅读的目的常常是为了给自己的思考和工作提供思路,在这类阅读中,常常不能分清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界限。在疫情期间,因为流动性受限,反倒是认真阅读了一些不带任何工作性质的小说,例如《血疫》《花冠病毒》《盗墓笔记》《心经》等。 阅读的方式也是跟阅读的对象高度关联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日常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纸质书了,但是如果要进行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需要反复阅读某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话,我会购买需要的所有纸质书,因此家中已经藏有许多纸质书。在完全以放松为目的的阅读中,我会选择电子书阅读,而如果特别喜欢某部作品,或者因为某部作品比较稀缺,我会想尽办法购买纸质书来珍藏。 黎 成:我是一名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我的日常阅读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投资、历史、时政方面;阅读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孩子学校要求或推荐的相关作品以及一些手机自媒体推荐的优秀作品。阅读方式以电子书为主,也有部分纸质书。 丁校书:我在一家国企上班,工作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规律。除了运动,平常的主要爱好就是看书。看的书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类是国内外名著。孩子读小学,有要求阅读国内外名著。我给她买了后,自己也看。比如国外的《绿山墙的安妮》《草原上的小木屋》《海底两万里》《时代广场的蟋蟀》《西顿动物故事集》等等,国内的儿童文学作品,曹文轩、沈石溪的一些作品等等。读国内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看看现在儿童文学是个什么状况,什么主题,是否适合孩子阅读。也会时不时读《追忆逝水年华》《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些经典。第二类是社会类书籍,很多人推荐,评价比较好的,比如《人类简史》《荣光与梦想》《南渡北归》《大学与大师》《三体》这一类,主要是拓宽世界观和认知。第三类是党史教育。比如《西行漫记》《长征》。了解党的历史,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第四类是武侠小说。我从小爱看武侠小说。时不时会把金庸、古龙的小说重读一遍。第五类是会突然读到某本书,产生兴趣,就连带着想同时代其他人、其他事和当时的整体情况。比如,读《苏东坡传》,对整个北宋,对其他同时代人物和事件产生了很大兴趣,就买了《王安石传》《庙堂之忧——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及北宋政局》,对照着读,很有意思。此外,我这两年订阅了《三联生活周刊》,每周一期,这个节奏很好。 我一直喜欢读纸质书,读纸质书会比较有氛围和感觉,对视力也好。只有武侠小说,是用kindle读的,小巧方便适合携带。现在也有很多听书的,我不太习惯这种方式。还有讲书的,那更加不能接受。读书一定要自己读,融入自己的体验、思考。听别人讲,很多观点不能赞同,还会有一种别人嘴里嚼过的饭菜塞你嘴里的感觉。 杨琳琳:我本硕博都是法律专业,目前是一名法官。审理案件之余,喜欢阅读小说、诗歌和散文。主要阅读纸质书,也会在微信读书软件、京东读书软件上阅读。 曾记鲁: 工作之余会看一下短小精悍的散文以及时事话题类文字,主要看人生感悟以及时事分析,还有就是网络文学,真正意义上文学作品只有选择性阅读。阅读方式主要是网络平台,一些笼统网络平台推送的作品为主。纸质书籍一般没耐心看完。 吴增言:我的职业是高中语文教师,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会有大量阅读,现阶段更多地重温经典。与大学期间个人情趣主要集中在中外长篇小说不同,工作之后由于时间等条件限制,我更多阅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对于古诗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体会。主要的阅读方式还是阅读纸质书,但不可否认,网络以及电子书等方式对于阅读的参与和帮助也与日俱增。 张 舒:阅读较多的包括经管类(国内外企业管理)、历史文化类(中西方都有,包括散文等文体)、前沿趋势类(包括科技和社会学)、金融投资类(主要是涉及工作相关的内容)。方式是纸质书或电子书,主要是kindle,如果遇到非常好的电子书,会选择买纸质书以收藏或重复翻阅。 赵子莹:阅读即生活,但我不是阅读家。网络是阅读的道场,人类优先成为网络上的“蜘蛛”。我是网络空间的钉子户,在云世界完成了与“西方”的相遇。哲学像毒品一样吸引我;文学丰富了我的青春期;唐吉诃德像一个幽默……有趣的灵魂……扩大了的灵魂;我在复杂的叙述中,从鲁尔福的“巴拉莫”回到“马孔多”,他们最后的形象是“博尔赫斯”。莫言可以掀翻马尔克斯,但他无法穿透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是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虚构”,是高密的原乡。 周倩宇:本科在读。日常除了专业必读如《奥德赛》《麦克白》《贝奥武夫》等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以外,会试图阅读一些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外现当代文学作品,个人更倾心于中国古典文学。更喜欢纸质书,但是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电子书更便于携带。 龚 丽:本科在读。每日阅读四十分钟左右,在工作学习之余,一般会阅读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等。主要通过纸质书和网络进行阅读。 贾志超:工科研究生在读。日常读的书籍基本都是专业相关的技术书籍,阅读方式主要是纸质书。对文学作品阅读较少,刷微博或者知乎一些APP的时候,可能会被推送一些作品,我会选择其中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 郭宇泽:我是一名高二学生,目前就读于人大附中。鉴于对未来大学专业选择的决定,最近主要阅读了一些偏哲学专业类的书籍,如《哲学的故事》《中国哲学简史》等。在上高中以前,我偏爱阅读像《边城》《少女小渔》及《杀死一只知更鸟》《无声告白》等中外小说,或是能让我有无限代入感的武侠小说。高一在校期间,主要阅读了高中必读书目。疫情居家让我收获了更多的读书时间,在这样一段特别的时间,有意识地选择了让我能够跳出思维局限的《德米安》《瓦尔登湖》等外国作品和《人间草木》《阿勒泰的角落》这样治愈人心的文字。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使用概率几乎对半,大多数时候取决于在家阅读还是要携带外出,但一般拜读后喜欢的书籍都会买一份纸质版留存。 苏兆一:我就读于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直升初二。只阅读过纸质书,喜欢“闻书香”。而且电子书会让人更加失去耐心,所以更喜欢纸质书带来的厚重,时光慢下来,走向深度阅读。 2 杨庆祥:在你的日常文学阅读里,会不会读中国当代小说作品?请列举几部你喜欢的中国当代小说作品,说说喜欢的理由。 潘昱竹:近期关注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作品,他的《主角》《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都很好,写尽了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这些作品会给戏剧工作者提供非常大的创作空间。 喜欢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余华的《兄弟》,用荒诞手法再现历史,却又处处体现作者的人性关怀;李洱的《应物兄》,以儒学家应物兄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所有的相关者,记述了70多位鲜明生动的当代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之所以喜欢这些作品,还是觉得这些作者的笔触都非常扎实,关注大时代更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人。就以《主角》为例,通过秦腔名伶去照映秦腔及其背后的大历史。这一类书籍会引起我的关注,与我的职业不无关系。书籍,要关注时代,也要宽慰人心。 就普通人而言,眼里自然愿意看到的是小桥流水,但作家心里必须清楚,苦难或许才是生活的底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举重若轻,也才能使文字更有厚重感。这些,常常只有在余华、陈忠实、路遥……他们的作品里才能看到。 杨澜洁:在日常文学阅读中,中国当代小说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的阅读经验中,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阎连科、阿来等作家的早年作品我特别喜欢,《废都》《白鹿原》《尘埃落定》《一地鸡毛》《丁庄梦》《受活》都是一定时间会拿出来重新阅读的作品。池莉的中篇小说我也非常喜爱。 我喜欢的中国当代小说作品中呈现出一类较为固定的特点,这类作品以某种地域性的经验、地方性的风情为描述对象,讲述的是一种现实的悲剧或者荒诞的情节,以及人如何与现实进行激烈的对抗。 黎 成: 会阅读中国当代小说作品。喜欢的中国当代小说作品有《活着》和《平凡的世界》。《活着》这部作品在不同的年龄段阅读会给我不同的感受。作品展开的背景是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主人公福贵不断经受着苦难,儿子有庆死于抽血过多,女儿凤霞死于生孩子,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福贵的亲人一个个死去,只留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使读者的灵魂在苦难的煎熬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使普通人生存本身的意义得以凸显。作者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不同于现当代那些煽情和理念化严重的作品,是中国当代回归于文学本身的难得佳作。 《平凡的世界》吸引人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陕北黄土高原的深沉情感,对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生存现状的娓娓道来,对普通人面对苦难生活时的承受和反思,对人性中闪光点的不懈追求和对人格尊严的坚守。此外,作品超越性的精神追求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作者借用普希金《囚徒》中的名句: “我们原是自由的鸟儿,飞去吧-飞到那乌云后面明媚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飞舞,还有我做伴”,表达了普通人孙少平不甘于命运安排,试图冲破命运的束缚,飞向更广阔世界的尝试。孙少平和孙少安的家庭背景,以及所处的艰难和困苦的生活,在正处于现代化起步和征程中的中国当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是普通人。他们虽然渺小,却并不卑微,他们一直保留着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自我内心信念的坚守。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在艰苦环境中不断地学习和磨砺,对于爱情的忠贞和对于情谊的看重,都使少平和少安这些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人赢得了同样普通的读者的喜爱。《平凡的世界》深深地扎根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普通人的世界,它的生命力也必将随着这个世界一同成长。 丁校书:以前上学的时候,在图书馆把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几乎都读过一遍。余华、苏童、莫言……大多数作品都读过。最近读的是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汪曾祺的全集买了一套,正在读。我最喜欢的是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这种类型的作品,质朴清新自然,里面的人不做作,率真,很美好,但又有点不着痕迹的淡淡忧伤。此外,比较喜欢苏童的作品,比较喜欢写江南地区的作品,喜欢有历史感,又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 杨琳琳:阎连科的《受活》。一个很残酷的故事,被他冷静地用文字一一讲来。每一句都能击中我。或许,每个人年轻时都是理想主义者。但这本书让我照见了自己人性中的一些自私,也照见了他人的自私。我们都有丑恶的一面。我们要尽可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美德。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没有叙事迷宫,属于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方便一般读者阅读。江南三部曲里都穿插了古今中外诗词,如“我为你数归期,画损了眉梢”,收了翟永明作品《潜水艇的悲伤》。在《春尽江南》中,格非还创作了长诗《睡莲》。我喜欢读着读着小说,突然与一首诗相遇的感觉。 残雪的长篇《五香街》,讲两性关系,具有女性话语和性别文化涵义。作者通过很多议论和推理,描述了中国人隐秘的性心理。我觉得此书是女人成长必读书。 曾记鲁:说实话,还真没有阅读过多少当代小说,会因为影视作品红火后去尝试看一些原著,例如《亮剑》《天道》的原著。也会看点金庸的武侠系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我觉得值得喜欢的文学作品。故事真实而丰满,主要是农村出身的,很多情节在身边似曾经历或真实经历。 吴增言:我会读一些当代作品。因为我的阅读视野尚浅,我喜欢的作品相对还局限在八九十年代,如贾平凹的《废都》。 我国当代文学阶段性的特点比较强,分段化比较明显,而且代际之间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否定意味,我认为这种否定是相对积极的,但是每一代之中缺乏否定的否定,《废都》则不同,它存在着对一个新时代的思考,不单调的歌颂或是批判,而带有人性的特点与时代互动。而且,我认为文学作为对社会的一种思考与研究,未必一定要站在过高的高度上,过多的意义会“无意义”,作品中的色情未必噱头或是挑衅,读者也无需视而不见或沉溺其中,这些应该被接受,如生活的真实被我们内心所肯定。 张 舒:会读,但较少。刘慈欣《三体》、易之《我是个算命先生》以及一些短篇的,因其内容与本人感兴趣的科幻、社会、历史等等相关。也偶尔通过话剧、电影等形式了解一些经典的当代小说作品,如《白鹿原》《活着》《平凡的世界》《狼图腾》等,主要因为阅读此类大部头小说对所需的时间和心境有较高要求,暂未有幸拜读原著。 赵子莹:很同意鲁迅先生“几乎不读中国书”的决绝。鲁迅几乎是“痛苦”的隐喻,老顾彬对莫言、余华们的评述是可信的,小说亏欠我的从诗歌里找。西川可信,荒原在扩大,中国文学仍然需要高原。虚无是一种病,高峰情结是主要的虚无。 周倩宇:喜欢毕飞宇《平原》、阎连科《日光流年》,不仅是乡村的故事,更是一种乡土的寓言,如水底巨流以酷烈、暴力、倾轧击碎了对于“乡土中国”温情脉脉的想象,反倒成为了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更深刻的映照。鲁敏《奔月》,关于如何逃脱、如何逃不脱现代社会黏腻的网络,探查是什么事物端坐在网络中央。葛亮《北鸢》,当代小说中少见的典雅抒写,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胡发云《如焉@SARS.com》,静水流深,空谷传音。 龚 丽:在我的日常文学阅读里,会经常读到中国当代小说作品。比较喜欢的中国当代小说: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文笔极度细腻,温柔,颇有“哀而不伤”的意味,但余韵悠长。用一个女人一生的视角去见证一个族群在时代下的衰亡,完全是一种诉说的口吻,没有任何批判或者抱怨,但颇能引发人对于现代文明以及原始文明冲突、消解的思考。 苏童《妻妾成群》《红粉》,在中国男性作家普遍缺乏客观女性视角的情况下,苏童是极其罕见能够站在女性角度看待问题并保留男性观点的作家。这两本书都是描写特殊时代下特殊女性群体的悲剧,并且发出了对于该时代、对于男女身份不等的控诉,极为可贵。 白先勇《台北人》《孽子》,作为从大陆转移到台湾的作家,白先勇是中国当代作家里具有特殊视野的一个。《台北人》主要描写了一群由大陆转移到台湾的女性群像:军官夫人、夜总会小姐等等,由这群女性生命的热度去折射时代的刺痛。《孽子》则主要描写上世纪台北同性恋这一特殊群体在时代中的挣扎。 金宇澄《繁花》,用颇为细腻的、带有典型地域特点的文笔描写了上海的时代变迁以及上海儿女的价值观变化。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用一个人物的生命反射出中国普通人的生命价值观,无关评价,用最普通的东西达成最多人生命的共鸣。 贾志超:有读过,不过读得比较少。我喜欢的作品是余华先生的《活着》。余华先生用第一视角的方式叙述了福贵悲惨的一生。主人公福贵一次次经受生活的摧残和打击,但仍旧坚持活下去,当我们以为他的坚持会换来生活的转机时,可命运却像是在玩弄他,生活带给他的只有无尽的苦难。刚读完这本书时,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为福贵的悲惨一生感到难过,并为他活着的勇气感到敬佩。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就在于这本书让我感触很多,最深刻的一点便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境遇,都要有活下去的勇气,活着就有希望。 郭宇泽:我日常会阅读中国当代小说,如《平凡的世界》《活着》等。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阿城的《棋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看的小说,它用最朴实的语言、以小人物的视角呈现时代。它给予我对执着事物的认可,每当我对所坚持的事物感到游移时,王一生都在用他的所为坚定地告诉我思考和学习本身就具有意义;无论外界大背景如何狂风乱舞,王一生都心如止水、不迎不持,也让我得以从对考试和名次偶尔的焦虑中跳脱出来获得成长。而作者通过叙述者之口的发问,又让我重新意识到在时代大背景下,小说所要表达的对精神渴求的主题。除这之外,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也带给我相当大的冲击,其以独特的虚构词条形式展现出中国乡村的真实风貌,并挖掘其中的民族特性。 苏兆一:《群山之巅》:喜欢农村乡下的一种气息,感觉置身于一个闲适的乡下,身边有炊烟,有灵性的生物,邻里之间彼此的嘘寒问暖。喜欢不断曲折变化的情节,并在其中探寻人性的善与恶。还喜欢作家营建的一种传奇性,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特殊的特点,包含着不同的性格、命运并因此面对的处境和绝处逢生的态度。喜欢整体文章的情调,如“用太阳光点烟”、“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还有一种处于历史中的抉择。 《蛙》:喜欢莫言所谓的“邪劲儿”写作。喜欢莫言的写作风格与意象和色彩的结合。喜欢莫言整体文章的厚重性和“历史、传说融入当下”的写作风格。 《人生》:喜欢全文的曲折叙事,并能因此唉声叹气。喜欢路遥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喜欢整体环境、意象的渗透描写。 《骆驼祥子》:喜欢老舍的语言风格以及其影响整个文章的技能。喜欢老舍一波三折却不乏味不重复的叙事风格。 《飞行家》:喜欢整体文章人物处于边缘而寻求“光芒”的意义与情节。喜欢整体的叙事节奏。 3 杨庆祥:在活着的中国当代作家中,你最喜欢哪几位?为什么?你想象中的作家应该是什么样子? 潘昱竹:余华、李修文、韩少功、高行健、莫言……如果将喜欢的“活着的中国当代作家”名字举出来,可能太多了。他们的书我都非常喜欢,如果说喜欢的原因,我想,他们的作品就是理由。我想象的作家,应该是心怀天下的,是热爱生活的,是有悲悯之心的,是幽默的,哪怕是在最幽暗的日子里都不曾丢失掉对未来希望的人。 杨澜洁:刘震云、莫言。他们的作品有一种适可而止的想象力,有一种对现实世界入乎其内也可以出乎其外的冷静自持。我想象中的作家大概是海明威或者村上春树,在不断的写作中一次次掏空自己,同时再得到生活新的浇灌。 黎 成:余华,写出了我喜欢的作品,而且长期以来一直以严肃的态度在努力写作;我想象中的作家应该对自己的写作要严肃和真诚,长期以来一以贯之,同时做人要低调、善良、真诚。 丁校书:喜欢苏童、格非、余华这些。原因前面都讲过了,对展现人性美好、和历史相关的作品比较有兴趣。 想象中的作家首先应该与世界保持距离,尤其与一些不能让自己保持独立的东西保持距离,这样才能站在第三方角度去观察世界和生活。作家应该是有些寂寞和孤独的。其次是要有社会责任感。任何一部作品应该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观点在里面,传递什么,表达什么,应该是有责任感的,不能胡来胡写。最后还是希望作家的文学功底要深厚一些,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更强一些。 杨琳琳:我喜欢格非。他的《人面桃花》将情欲、爱情和革命交织在一起,悬念迭生,好看。我喜欢《山河入梦》中的姚佩佩,她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女人,即使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依然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春尽江南》全书贯穿着谭端午看《新五代史》这一意象。在书中,谭端午是有梦的,但谭若若被学业和生活压力磨灭了所有的梦。这恰好契合了我自己内心的某种焦虑感,往深里说,这是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 也喜欢阿城。读阿城的文字,能感到沈从文那种中文的行云流水之美。他笔调平实细腻,有古代的味道。笔触也快,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幅画面。阿城笔下的人物多丑怪,但正是这些畸人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中人的智慧。 也喜欢北岛。如果能有一个人被称为诗人,那就是北岛。他的短诗里有很多凝练的短句,意象美而细腻紧凑。他的诗歌里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深情,有感染力,可以一读再读。 巴尔扎克说过,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觉得小说家和诗人内心应该有大气象与大悲悯,有对历史、现实及人性的再反思。这几位作家,我觉得做到了以上这一点。 曾记鲁:莫言,阎连科。莫言别的不说就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喜欢他就理由足够了,阎连科是我认为继莫言之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所以喜欢呗。 吴增言:最喜欢格非、贾平凹、铁凝。我喜欢“大胆”的作家,内心没有怯懦或忌讳,这样更为真实(尤其是《哦,香雪》,我认为它非常大胆,展现了生活中的激情和人的本性)。 我无法确切地想象作家的生活,标签化地认为他们应该是忙碌的、痛苦的、高傲的,尤其是诗人,生活的痛苦与内心的痛苦交错,可能终其一生,无法摆脱。 张 舒:刘慈欣、冯唐、余秋雨、吴军。大刘的文风、脑洞、专业知识和其人清晰的逻辑和表达综合起来很令人钦佩;冯唐渊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个人经历、幽默戏谑的文风独具魅力;余秋雨善于串起中西方历史,结合其自身对家国的感情和舒缓的文笔将遥远的故事向读者拉近;吴军睿智、冷静、善于洞察,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了如指掌,对前沿技术的发展和方向把握精确,同时拥有极强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独有的亲和力也令其成为最无距离感的作者之一。 赵子莹:活着的作家,只是身体的胜利,他们还不能成为“经典”。所以我喜欢的永远是少数中的少数,部分的于坚和整体性的西川。余华的活着仅仅是活着,他的叙述过于设计,低于他的随笔;莫言胜在天分,除此以外他乏善可陈。倒是身边的朋友,丰富了我的阅读,他们是我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现场。 我想象中的作家应该是乔伊斯那样的“开风气之先”,或者像莎士比亚那样独立成为“万神殿”。萨特尤其讲道:“一流的知识分子,除了反对,还是反对”。作家是旁观者,也是人类生活的参与者、文明的制定者……是宙斯也是撒旦……它从不标榜大海,它坚持混沌的恒河。赞歌在呼唤乌鸦,人间从不缺少喜鹊。大量的平庸,拉低了中国文学。 周倩宇:毕飞宇,提炼荷尔蒙,萃取力比多,下笔洞穿世事人心如下毒一般,永远以最直接、最醒活的语言刺激让人获得文学阅读的单纯快感;且对短篇小说文体的把握臻于精纯之境,《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等,都是神品。 张炜,已经长成了一大片森林,从改革文学年代的《秋天的愤怒》到《九月寓言》再到《艾约堡秘史》,感觉这片森林中已隐隐有了一派思想家的气象。 刘震云,最直接的印象是,他的小说非常“小说”,环环相扣的故事也让人很有读小说的快感。苏童,隐秘的南方故事、南方少年,“堕落的南方”、腐败的南方,而不是那个“达达的马蹄”的南方。乔叶,俗世中来,灵魂中去,日常生活绵长浩大的引力的撕扯被精微的书写不动声色地化解于生命体验的无底海底,如《最慢的是活着》,叹息如同鲸歌。阿城,《遍地风流》的语言和故事都凝缩得钢筋铁骨一般,敲起来铮铮响。 事实上我个人对作家不抱有任何想象,人家除了靠写作挣钱,挣的钱多一些且享有文化上的格调惹人羡慕以外,其他的应该和我差不多,是一个“人”;只是,作为能“说话”且有不少人愿意仔细听其“说话”的人,不昧着良心说假话说废话,是我个人对作家唯一的期待。 龚 丽:苏童、余华、迟子建、李碧华、白先勇等。想象中作家的样子:可以是任何样子,但万不可缺少慈悲的心。 贾志超:我最喜欢余华。余华先生的《活着》很是打动我。也正是《活着》让我了解了余华先生,他朴实的笔法和简单的文字能够触动到我。 我想象中的作家应该是不堆砌华丽的辞藻,便可以用朴实的文字打动读者,我认为作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利用简单的文字引起读者的共鸣。 郭宇泽:如今在世的中国当代作家中,我最喜欢的是阿城、严歌苓和李娟。不只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深得我心,更重要的是他们于我人生和性格养成的影响。在阿城朴实而发人深省的文字中,能够窥见他对时代与创作的思考。其笔下人物的超脱和执着,以及阿城本人对道家的追求在他的文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严歌苓独到细腻的女性视角引起我的共鸣,她用独特的角度探讨女性的力量、同性与异性、时代和文化,这甚至影响了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李娟的成长经历、她恬淡的语言中流露出的艰难生活里的诗意、她从困苦中主动挖掘美好的处世态度,以及对生活本身的欣喜和坦然,能够让我汲取到能量。这样的文学世界,让我在浮动更迭的大环境中,能够保有别人无法拥有的平静。 我想象中的作家应当拥有一颗内敛细腻的心灵。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探寻本质、对周遭的环境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抽丝剥茧的体悟,就像汪曾祺对“苦瓜”,由平凡的事物和生活里窥见具有文学意义和价值的一面。向外,作家又要将扎根在内心的情感释放而出,转化成生动且细腻的语言,至情至性地分享给素昧平生的读者们。譬如令我敬佩不已的史铁生,阅读他的文章都像是在听他通过自己的坎坷人生向你诉说自己的心绪。 苏兆一:毕飞宇,有无比打动人的细腻情感。爽朗、轻松的性格。余华,有态度的做事风格和幽默的表达技巧。迟子建,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并因此将文学目标投入家乡的怀抱。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冯骥才,为了民俗而努力的执着。一股艺术家的风骨。 我认为的作家:有能够特立独行的特点,能够执着于艺术、创作,有细腻的情感和表达。有洞察世界内部的眼睛,正如余华所言:让我在曲折的事件和惊人的现实那里,可以看到更为深入和更为持久的事物。 4 杨庆祥:你一般从什么渠道了解到最新的文学资讯? 潘昱竹:现在的资讯太发达了,网络推送的资讯不是少而是泛滥,这个时候除了自己辨别挑选之外就得好朋友的推荐,当然,我也会去逛逛书店,有时候发现一本两本非外界推荐的好书,也会让人有淘到宝的感觉。 杨澜洁:我订阅《小说月刊》,每期都阅读新的小说,同时身边有不少文学专业的朋友,他们的推荐比较有信服力。此外就是关注了一些公众号,会得到一些新书的信息。 黎 成:从工作以后就很少关注文学资讯了,我所了解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朋友的介绍和网络。 丁校书:两种渠道:一是关注了一些出版社或者文学类的微信号,比如中信出版社,看看这些号在推荐一些什么书。其次是老师朋友。一些靠谱的老师和朋友,在看什么,读什么。 杨琳琳:一些文学专业人士的朋友圈以及公众号推送。 曾记鲁: 文学资讯主要是网络上了解,我们这代人,手机网络改变了生活方式,也颠覆了阅读方式。所以,急功近利地需要获得资讯时,手机网络肯定首选。 吴增言:我会关注如《诗刊》《天涯》等与文学相关的公众号等网络资讯;同时,与大学期间一些老师及同学有相关交流;以及工作环境中始终保持对文学的关注,这些都能够帮助我对最新的文学资讯有一些了解。 张 舒:主要通过网络资讯,包括京东、亚马逊的图书频道和kindle首页、豆瓣和若干微信公众号如中信出版社、京东图书、读库等等。 赵子莹:所谓的文学资讯,无非是有关文学的信息。朋友圈从不缺少叫卖,没有更好的渠道,优秀的作品像泥土里的沙丁鱼,沸腾的群山,伟大却荒凉。 周倩宇:从关注的一些文学杂志、文学研究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上了解得最多,如《收获》《十月》《花城》与《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 龚 丽:网络资讯以及同学朋友间的沟通。 贾志超:处在理工科的学习环境下,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一般都不会讨论文学作品。和身边朋友聊天时,偶尔会听到文学资讯,但是也不会去深入地讨论。 浏览器首页和各种APP也会有一些推送,不过很多推送因为标题的设置太夸张,我一般很少点开。 郭宇泽:随着时代发展,文学资讯也逐渐普及。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关注相关资讯,可以定时得到推送,或是获得博主的好书推荐和交流。同时,我也会主动在一些文学论坛社区,如豆瓣这样的平台搜索感兴趣的文学讯息进行了解。当然,老师的影响和与同学们的交流也能让我收获颇多。 苏兆一:豆瓣、北青艺评、各出版社公众号、老师、同学、家长。 5 杨庆祥:就你的阅读感受而言,与中国古典文学、西方文学相比,你觉得当下中国文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潘昱竹:我只能从自身阅读谈一谈最简单的看法,对当下中国文学而言,优点是时代性强,几乎一切皆可行文,缺点是让作品缺少了一点意境,少了一点让你放下书后会思考会回味的机会。譬如网络类文学,在兴起全民写作热潮的同时,使文学由神圣的事业变成了大众化,对提高国民的写作水平当然是有益的,但写作门槛的降低,写作水准的参差,必然造成作品思想内涵不够、艺术水准不高的状况。 杨澜洁:在我看来,当下中国文学的优点在于,许多作家的自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网络平台的快速运营,使得一部好作品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进而可以进行多种样态的产品转化,这对好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但是,当下作家和当代作品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泥沙俱下”,写作不再仅仅是一个作家与世界对话、与读者倾诉的过程,而是夹杂了许多现实利益的考虑,于是很多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庸俗性。 黎 成: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基于我本人有限的阅读感受而言,当下中国文学的优点主要在于:创作主题和内容的多元化、创作形式的多样性、创作主体和读者群体的庞大;缺点主要在于:严肃文学作品和真正精品的不足、商业化和模式化写作的过度和泛滥、缺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对文字精益求精的锤炼、缺乏西方文学中对宗教和终极精神的叩问和求索。 丁校书:说当下,尤其近十年,真的没读什么作品。总体感觉是好作品不多,当下中国文学创作比较受限,作家普遍能发挥的空间不太多,很多领域和题材都无法涉猎。久而久之,很难出好作品、经典作品。就我刚才说的儿童文学这一类,我读了那些书籍,觉得一些作品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视角有问题,语言的运用也有问题,不太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读。 杨琳琳:优点:从文学发展规律来讲,相比于传统文学延续千年的文言文传统,现代汉语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还有待成熟。对比被传统重负抑制的西方文学,现代汉语可能性更多,潜力更大。当下中国文学名家多、名作也不少,存在着风格独特的创作流派。有的作家的作品,可以让人在阅读中产生一定激情甚至超验体验。 缺点:对比俄罗斯文学的浓重、拉美的魔幻主义和日本的物哀,中国文学应该有自己更强烈的风格,有我们自己对世界的解读。 老一辈作家由于年龄原因,很难真正超越时代和历史,大部分都只能靠不断回忆写作,开篇常常还是乡土中国的大跃进和十年动乱,虽然很多不乏精彩,但毕竟远离当前现实。即使他们写都市,其体验与都市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也是不同的。新生代作家后继乏人,探寻灵魂、主体和孤独的力度不够,我很期待出现“天下风云出我辈”的文学盛况。 当前,很多年轻人是从阅读天蚕土豆、唐家三少、郭敬明和大冰的文字起步的。因此,除了需要优秀文学作品外,当下中国文学还需要培养读者。培养优秀的编辑也很重要。在西方小说的扉页上,我们常看到作家感谢编辑,优秀编辑确实可以帮助作家进行二次创作。 曾记鲁:当代中国文学在网络推手下,有着惊人的产量和不少得新的写作方式。有好的作品也有太多功利性过大的作品。优点是文学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缺点是铜臭味太多,为了迎合口味一味追求利润的作品比比皆是,难以传承,没有千古名著的产生。 张 舒:以目前我所涉猎还不足以给出太中肯的评价。个人感觉,不同的作者创造的作品都会有其个人以及所处具体时代的印记,难免受到影响抑或加持;西方文学同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下滋养出来的作者必定存在差异,无论在行文风格、故事类型、批判形式还是比兴手法上都难以类比,更遑论优劣。如果硬说,那就是每个时代的“求生欲”表达形式不一样,简单说,就是对社会的批判程度和手法,以及作者在创作此类作品时心里的踏实感和手上的自由度。 赵子莹:我们的“审判”来了,城堡,既是废都,又像死城。卡夫卡没有走,大甲虫在房间等着醒来。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是我靴子的增高垫,也是我的上书房。左边是生活,右边是艺术,我对当代信心不足。当代文学的优点乏善可陈,它离资本太近了,到处是便宜的臭豆腐味,朋友圈杀死了趣味,批评被“悬置”……沦陷为“把母鸡打扮为凤凰的工作”。这是一个大时代,也是小时代。我们拥抱黑夜,就是贬低黎明。没有旗手,没有思想,没有二重奏。去鲁迅化,就是自我矮化,解构呐喊,就是诽谤野草。在酒楼上,就是在流放地。外邦惊诧:赞美诗迎来了默片时间。这不是皈依,是悖论,是亡灵书——平庸的恶声援了生活的悖谬,我们也成为丧钟的一部分。 周倩宇:文化是能够“捕捉”人的。中国文学是从中国的土地里生长的文学,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天生具与文化吸引力的,这或许是中国文学的最大优势。但相较西方文学,似乎少了些一脉相承的传承感,古典与现代的文学似乎是割裂的;此外,西方文学不乏构建于理论上哲学上的作品,而中国文学似乎缺少这方面的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精致典雅,充盈着意象,甚至是无需细读轻扫一眼就可以感受到美的地步。至于传奇小说一类,连情节都充满隐喻,环环相扣。这些似乎是现当代文学缺少的。但是当下文学的“当下性”是无可取代的,在小说里看到自己和自己的的生活,这是古典文学做不到的。 龚 丽:与中国古典文学相比,中国当代文学缺少一种纯粹,什么都想要写一点,反而容易使得整本小说显得震撼力不足,可能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作家的长篇小说易显得冗长,反而不如中短篇小说更有力量的原因;并且相较于中国古典小说而言,中国当代小说整体向中下层转移,文字优美性稍显不足。 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表现仍然稍显浅显,并且主题表现不够丰富,结构不够清晰。 贾志超:我认为中国文学的优点在于情感的表达,汉字的博大精深有助于情感的抒发,更能够让读者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与西方文学相比,西方文学整体更加气势恢宏。缺点应该是在对各种现代写作技巧的运用上吧。 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个文学阅读较少的理科生,在读一些技巧性很强的文学作品时,确实会感觉到吃力和不好理解。 郭宇泽:将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西方文学放在一处对比时,其最明显也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在语言表达上。中国当代文学是最生活化、最简单的表述,如果阅读的“门槛”确实存在,对于普通的中国大众来说,这必然是三者中最低的。从叙述内容和主题来说,中国当代文学也更加“亲近”,这片土地上独属其本身的故事、那些字里行间的感同身受,是翻译过来的异域文学无法比及的。同时,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就发生在当下,这样的冲击是古典文学所不能相比的。从写作对象和主题,乃至表达的精神情感来说,“当代”本身具有的特性便是我在阅读时体会到的最大优点。因此缺点也非常明显,从1949年起至今不到百年时间,这期间形成的文学创作,还未经受足够的时间考验以筛选出经得起考究的作品。我们对待当代文学的态度,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因与当下的生活过于贴近,而无法客观公允地给出评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