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叶剑英侄儿叶选基:叶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9)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南方周末 叶选基 佚名 参加讨论

    事实上,从粉碎“四人帮”到拨乱反正、解放老干部、平反冤假错案,华都是做了工作的,是有功的。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同志逝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全体前往悼念,这是对华国锋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肯定。新华社播发的《华国锋同志生平》说:“他和叶剑英等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华国锋不愧为党和国家的千古功臣!“
    为国尽忠,领导风范
    于书”高度评价了叶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篇讲话,叶确实是以前所未有的激奋之情,严肃认真地起草的。他说:“小平要讲话,我也要讲讲支持他。”
    叶的讲话,发自内心地欢呼会议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呼吁这个“典范”要永远坚持下去。他之所以在发言中十分强调要发扬民主、肃清封建思想残余和实行民主与法制,是因为积其大半生追随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他痛感党一旦失去正常的民主政治生活,离开了党的集体领导,不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犯错误。
    特别是对“文革”的反思,他直斥“文革”为“封建法西斯”。就他本人而言,年满18岁以上的子女和女婿,都下了“文革”的大狱,无一幸免。这在党内斗争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了。
    作为身心受到如此重大打击的在职的中央领导人,人们恐怕难以想象他所处的厄境,也难以想象他老人家是如何度此艰危的!
    顺带提上一笔,在华国锋问题上,他后来也曾在中央会议上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承担了应承担的责任,指出自己存在封建思想残余,表现了领导者应有的风范。
    1977年2月,胡耀邦曾对他老人家说:“趁你在世时,头一步能把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的乾坤扭转过来,这就了不起,到马克思那里去就是八个字:开国元勋,乾坤巨手。”我认为,这指的不仅是叶帅个人,而且包括了整整一代的幸存的共产党领导人。
    我们这一代人,曾感受过老一代革命者前半生远去的硝烟,又亲近过他们后半生历经的风云。本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叶帅一生始终以党和国家大局为重,从不擅权自重。如在粉碎“四人帮”当晚的政治局会议上,他坚持不当党的主席和军委主席,坚持由华国锋任党的主席和军委主席;他一生恪守党的组织原则,有意见在党的领导集体内说,不在外面说,从不搞非组织活动。这是否应是党的领导干部应遵守的政治准则?!在他们回顾其毕生的革命生涯时,听到的往往不是他们叙说自己有什么功勋,而是深切地缅怀在对敌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战友,痛悼在“左”的残酷斗争中无辜丧命的战友。正是这一代幸存的共产党领导人,痛感党所犯的严重错误导致国家和人民仍处于贫困、落后之中,从而觉醒,从而奋起,终于带领人民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路!
    
    结语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为立国之本。建国以后,我国竟走了一条漫长、曲折之路,几乎费了30年时间,才回到这一正轨。血的代价,不由令人们深思、深省!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历史转折,就是国家最终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轨。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无不是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的。今天,我国又面临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
    要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决党与国家和人民的关系问题。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如果闯出来了,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