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叶剑英侄儿叶选基:叶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南方周末 叶选基 佚名 参加讨论

    1975年7月初,在周总理病重不能主持中央工作时,又是叶致信毛主席,建议由邓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他们并肩战斗,与“四人帮”作过多次重大的较量,叶曾说,“他(指邓)在前方作战,我在后方给他提供子弹,有时我们又一块向前冲”。在周总理逝世后,叶在政治局会议上义无反顾,坚持由邓致悼词。这时,邓已受到毛的批评,“批邓”已经开始了。叶对我们说,在这个时候要支持邓。这体现了老战友之间共患难的真情。
    1976年2月3日上午,在宣布华代总理,陈锡联代叶主持军委工作的那次政治局会议后的次日,邓到西山十五号楼看望叶,这是两位老人在“文革”中最后一次见面。
    那天下午,我陪(叶)选宁兄到西山十五号楼,刚进门见面,叶就对我们说:“小平来了。”
    选宁兄问道:“邓状态如何?”
    叶答他很好,说他(指邓)已作好一切准备,估计最坏的结果是罗迈的下场。
    罗迈即李维汉,似是在“文革”后期被赶出北京,发生活费。邓为党为民不计一切,不愧是一位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那段历史时期,叶、邓同呼吸,共患难,情深义重,在邓落难之后,叶一直都在关心邓的安危。
    记得毛主席病重,中央发电通告各省、各大军区及中央党、政、军各领导之际,王苏民同志(原四机部部长王诤之子)担心邓的安危,深夜来找我议论,甚至说要把邓抢出来。我说我要先了解一下情况。
    次日我请吕彤岩设法向贺平了解情况。贺平说,邓很安全,汪东兴让“8341”部队荷枪实弹日夜予以保护。当叶得知邓的安全有保障后,放下了“心头大石”。
    汪(即汪东兴同志,下同)护邓有功,不应忘记做了好事的人。何况汪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当然也要提到毛主席,是毛主席指示汪采取措施保护了邓,这也是史实。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邓小平同志虽然“欢欣鼓舞”,但仍处于深居和封闭之中。记得大约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十天左右,王炳南等老同志前往军事科学院二号楼看望叶帅,王炳南提出可否去看望邓,叶回答可以。王炳南于当晚返回途中闯到宽街看望邓,卓琳同志因不知底细而婉拒之。那个时候,也只有叶能有如此殷切之情和敢于如此发话。
    1976年12月初,邓前列腺病发。301医院得知后,派医生为邓做了简单的治疗处理,邓家属对301的做法颇有意见。
    叶得悉后,随即向301蒲副院长了解情况,促使301向中央打了邓需住院手术治疗的报告,叶帅就此作出指示:“精心护理、精心治疗、严格保密、注意安全。”
    12月10日晚,邓住进301治疗。
    据叶办《值班室电话记录》:12月10日24时,蒲副院长专门向叶报告落实指示、安排邓住院的情况,包括转达叶嘱咐邓安心治疗的关切。因为叶的批示,301把南楼五层全层腾出来为邓专用。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真情。此时此际,惟叶有此情、此胆和此权拍板,对邓的病况高度地重视和关切,对邓住院作出如此高规格、周全的安排,体现了叶对邓的情高义重,视为“千秋知己”。
    邓术后康复,选宁兄奉叶帅之命前往探视,我有幸陪同。我与选宁兄和邓及邓榕合影照相,邓趁此接见了全体医务人员并合影留念。这张照片是我照的,我技术不好,照虚了。
    选宁兄与邓的谈话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遵父亲指示传话,嘱咐邓养好身体,准备出来工作。邓那时的谦和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我知道那是出于对叶的敬意。
    随后,很多老同志闻讯前去探视。可见邓复出是人心所向,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980年6月,叶剑英、胡耀邦在上海。图片由作者提供
    叶力促邓复出
    粉碎“四人帮”后至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党的工作重点在于稳定全国局势,清理与“四人帮”有关联的帮派分子,重新任命一批老同志到各岗位工作。这时发生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以及对“两个凡是”的坚决抵制。
    邓小平的复出本身就是对“两个凡是”最大的挑战,是对“两个凡是”斗争的决定性的首战胜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