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是党内民主的典范 三中全会在中央常委领导集体(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和以陈云、胡耀邦、王震等为代表的中央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应该肯定,华作为会议的主持者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胡德平的回忆中提到,胡耀邦说是华下决心让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用胡耀邦的话说,是华“锄开了缺口”。 至于叶的历史作用,可引用陈云12月10日在东北组的发言,他针对汪东兴的错误说道:“现在党内议论纷纷,就怕常委出问题,许多同志因叶帅年老了,怕将来要出事,就怕邓小平被再次打倒。”(见 《陈云传》)这段话是否可理解为邓当时还不到“一言九鼎”的地位,叶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呢?没有叶,邓会受孤立,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应是陈云同志讲话的本意。 至于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于书”说,因为后来人们认为邓的讲话最全面、最深刻,所以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本人认为,华、叶、邓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正因为中央常委领导集体当时没有点明谁的发言是主题报告,才凸显出“于书”中多次提到的,该会议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央常委集体领导下进行的,体现了党的领袖是党的领导集体,实现了邓在常委会中提出的“反对突出宣传个人,党是集体领导”的英明主张,成为我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真正贯彻党内民主政治生活原则、体现党中央集体领导的光辉典范。所以,叶才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报告中指出: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是党内民主的典范。 扭转乾坤的两年 我们应该肯定邓作为中央常委,在中央工作会议中所起的十分重大的作用,以及陈云、胡耀邦、王震等为代表的中央委员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更应该肯定,中央常委领导集体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那段历史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所做的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经济等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可以说,没有粉碎“四人帮”及其后两年所做的各项工作取得的伟大成果,就没有后来的三中全会。 在今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不应割裂切掉这段历史篇章,它是在斗争中向前迈进的辉煌历史。 胡耀邦担任中央秘书长以后,曾多次讲到:“粉碎‘四人帮’两年多来,是拨乱反正的两年,是扭转乾坤的两年……”他建议,“现在就可以开始写粉碎‘四人帮’两年的历史了,先写片断,叫做《拨乱反正的日日夜夜》。”历史没有在这里徘徊,更不可能倒退。我们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全面地回顾和反省历史,包括党史。 如果承认上述事实的话,那么,三中全会前所做的这些工作,不会与华国锋(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毫无关系。 华犯有“两个凡是”的错误,但是不是除了粉碎“四人帮”外,他就乏善可陈? 甚至有人说:“抓‘四人帮’有什么了不起,我带一个排就可以把他们抓起来,华国锋不做,别人也会做。”这话妥否? 记得在粉碎“四人帮”前夕的1976年10月3日下午,我到陈云家接陈云同志到后海小翔凤叶家谈话。出门前,陈云把保险箱钥匙交给长子陈元。这一细小的举动,表明陈云同志为挽救党而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这足以证明,抓“四人帮”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小儿科。我们不能淡化、无视粉碎“四人帮”的惊心动魄和伟大意义,否则就有失党性良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