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艺批评中的规范与逻辑诸问题(6)

http://www.newdu.com 2018-11-13 《中国文艺评论》 陈振濂 参加讨论

    六、断章取义、截头去尾的评论通病
    如前所述,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一个美学教授批评说你们书法跑到美术学院混什么?这是艺术学院,你们书法又不是艺术,不就是写写毛笔字?我们在受到巨大刺激后,就立下宏愿,所有艺术门类有的东西我们都要有。体验生活、下乡采风、撷取题材主题这些我都要有,几十年如一日,我们努力在做,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创立了书法里面的“学院派”。“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它必须有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第一,“主题先行”;第二,“形式至上”;第三,“技术本位”。你的作品既然不是只挂在书斋里,要放在展览厅这个公共空间面对观众,就必须要有好看的形式,所以“形式至上”。但最重要的是“主题先行”,书法以前是没有“主题”的,我们书法展览作品的标题很有趣,作者的书法作品就是抄李白的诗,作品后面的标题就是“李白诗一首”。外界看书法很懒惰,他的内容就是所抄的“李白诗一首”,其实这个内容并不是书法家提炼出来的主题的内容,他只不过现成抄一遍,文字内容是李白的,并不是书法家的。因此当时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学院派”书法特别提出“主题”要先行。你在动笔写字之前,你的构思是什么?题材是什么?跟电影、戏剧、绘画、舞蹈创作都一样,大家都要先讲“主题构思”。只要是艺术创作,就都要有“主题”,不能现成抄李白诗一首来对付观众。
    因为是一个新事物,当时大家都看不惯都反对,反对声音最有意思,甚至我到台湾去开研讨会,参会的大陆学者同道中有人在讲陈振濂倡导“学院派”实在不像话,理由是什么呢?第一条,学院派就是做形式,就是做装饰,所以它是“形式至上”,而我们认为书法最重要的本身是“内容”,我们要书法本身的魅力,所以“形式至上”是第一个错误。但这样的批评几乎没有杀伤力。因为实际上我们在提“形式至上”前面还有一个原则是“主题先行”,是先有主题构思再来讨论围绕“主题”的“形式”应该怎么做,当然可能会有笔法、造型、色彩、组合、装饰等,最后检验他的则是“技术”,应该是一个连环相扣的三段式。但所有批评“学院派”的立场,都是死嗑住学院派只讲“形式”,而丝毫不提“学院派”更讲“主题”。有一次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谈到现代书法的发展时说:比如说陈教授倡导的就是“形式至上”云云。我就跟他说,你能不能先仔细解读一下我们的文章文献,再来谈怎么讨论“学院派”?我明明告诉你们,我们一大厚本书里上百万字篇幅,写得清清楚楚,我们是“主题先行”。先是“主题”,我们的“形式”也不是抽象空洞的形式,“形式至上”要的是形式跟着“主题”走,最后才是“技术”。今天各级书法展览评审时的判断,讨论一件书法作品好不好,只讲技术如用笔技巧,既没有“形式”也没有“主题”,就只有写得好不好。如果全国级的书法展览,你评审的标准就是写得好不好,那在我们“学院派”架构里面,其实它只是第三序位,是“技术本位”的原则。当然肯定不能没有技术、技巧、技法,但它也就是60分的及格线。而不是100分的制高点。在各种讨论的时候,大家为什么会对“学院派”进行批评?因为都会落入断章取义的陷阱,下马伊始夸夸其谈,一知半解就急于发议论以示高明——你前面明明有一个“主题先行”跟思想内容有关,他偏偏不提这个,只说“形式至上”,单独孤立地只说“形式至上”,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前面有一个“主题先行”作为前置条件,怎么会不对呢!
    还有一个“形式至上”自身的含义和定位问题。过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的是“内容决定形式”,这是绝对真理。你凭什么“形式至上”?你难道不是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左?没有内容的形式不是形式,所以一定要以“内容决定形式”的抽象道理来批判“形式至上”。这个似是而非的观点非常能够迷惑人,如果你不仔细想,你马上就会被他带走。的确,“内容决定形式”是不错,你怎么能说“形式至上”?但如果前面有个“主题先行”,“主题”是内容,那么证明学院派的“形式至上”首先就是内容居先,内容至上。这又怎么能说违反了“内容决定形式”呢?所以我们的顺位是“主题先行”决定“形式至上”,原本在学理上一个完整的东西被有意肢解了。再用它来指责说:你们看,他们就是“形式至上”。多么荒谬的推理?每个人谈“形式”的背景不一样,我们谈“形式至上”前面有一个“主题”,主题就是内容,跟“内容决定形式”的意思是一样的,如果把“主题”有意先行除掉,视而不见,只谈“形式至上”,那不就是断章取义?
    我当时说这位老兄,你连我们基本文献都没有读过掌握好,凭什么信口开河?
    当年吴冠中先生说“笔墨等于零”,全国美术的杂志都在发表反驳他的文章,口诛笔伐,认定这是错误言论。有指他不懂笔墨,水平低下的,有斥责他否定中国传统书画的,有讥刺他哗众取宠的,集中炮轰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我当时凭直觉相信吴先生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其中肯定有奥妙。于是动员我们研究所的博士、硕士生们做一个集体科研项目:把他所有发表过的文章都提取出来,把所有批判他的文章都找出来,进行文艺评论式的分析。我们编成一个系统文本的资料册,做了一册白皮书。其目的是给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思想训练,分析内容,寻找真实的含义。做完以后才发现,第一,这个文本中收录的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完整读过吴冠中的原文和全文,只是把这一句话拿出来判决他,道听途说,其实根本就没有读懂。因为吴冠中原文不是这样的,他的原文是没有时代语言、特定对象语言的抽象笔墨“等于零”,原文就是这样。但把所有判决他的文章拿出来看,完全就是驴唇不对马嘴,非常偏激,上纲上线,而且攻击性非常强,文风很差。1981年“文革”刚刚过去,大家都说吴冠中是中国画的败家子,艺术上的卖国贼。我们文本做出来以后,开过几次课堂讨论会,那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就跟我的博士生们说,经过这一场学术训练,你们有没有明白一个道理?在外面喊得震天响、慷慨激昂、振振有词的东西,你们千万不要轻信。里面很多是因为形势的或功利的威逼利诱,还有很多是心浮气躁的理论家的愚蠢,导致了这样一场“笔墨等于零”的闹剧。
    回到“断章取义”的弊端上来。如前所述例子,就是在批判“形式至上”时,他是有意先把“主题先行”忽略掉。这就是现在很多文艺评论给别人戴帽子的时候所惯用的手法,断章取义是它的基本特征。如果是别有用心,那就更不用说了。拿着我们一个完整理论构想的中间一段,掐去两头拼命斥责还道貌岸然、义正辞严,这就不是水平问题了。也就是说,你能不能把我们的想法作一完整了解以后再来讨论,能否不要见风就是雨,以讹传讹。
    为什么“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只针对学校的教师,而明确拒绝书法家?为什么不唱歌、不跳舞、不画画就一定不能评论艺术作品?举这些例子都是想说明,文艺评论的水很深,里面有很多名堂。大家千万不要心浮气躁,只要认认真真坐下来用客观态度研究每一个文本,最后你一定会有收获。回到我前面提到的,大学里面过去看文艺评论家,都是快餐文化,学者们打心眼里看不起。美术学院尊重画家但不尊重理论家、批评家,还有理论家都是创作没有前途再去搞理论的,在美院都是这种成见。浙江大学里研究哲学史的人绝对看不起空头批评理论,认为是空对空,我有海量史料,你有吗?你没有。所以在传统学术格局里,尤其是在大学的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研究所林立的对比下,看不起评论家成了常态——创作家看不起理论家,理论家看不起评论家。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评论家如果自己也不争气,只热衷“红包评论”,那将永无翻身之日。
    我想可以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呼吁,一个号召:通过高端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建立起文艺评论的“尊严”,你走出去参与活动,让大家看了你以后,在学术上心生敬畏,要建立起自己的尊严。这个尊严要达到什么标准呢?美国《纽约时报》有一个《纽约书评》,每隔两年轮流聘请四到五个“书评”栏目的知名评论家。这几个人写评论文章没有任务指标,什么时候他们觉得有好书就推荐给广大读者。但只要是他们评论过的新书,一定是出版社赚到盆满钵满的畅销书,出版社就盯着这几个书评家的风向标来定位自己。但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书评家是拿出版社的好处、回扣来大卖自己的文章,评论的出发点就是基于自己的学术兴趣。他们若看到什么书非常好,就写出书评,写完刊出以后,这个原书作者马上从默默无闻变成畅销书作家进入了排行榜。这样的评论家,决不拿报社工资,决不拿出版社的回扣,就是大学研究所的教授或者职业作家,但他就可以决定在一段时间里某一本书的学术地位和畅销的程度,引导全球都关注他们,这样的评论家,就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
    但愿大家都能成为中国版《纽约书评》的精英评论家,如果这样,中国的文艺评论是有希望、有尊严的。
    本文为陈振濂先生在第五届浙江省文艺评论骨干“评论新视野”高级研修班暨宁波市第三届文艺评论骨干高级研修班上的演讲,发表时有删节,经本人审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