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艺批评中的规范与逻辑诸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8-11-13 《中国文艺评论》 陈振濂 参加讨论

    三、文艺评论的三个定位:历史、时代、群体
    我们如何判断一篇对作家、作品、现象的文艺评论文章好坏的时候,至少要有三个要素。凡是引进了这三个要素,对我们来讲可能就是高质量的评论。第一,你找到的评论点能不能连接到一个“时代”?如果能连接到一个时代,你的立意就高了,就不是就事论事。第二,确定评论的对象能不能衔接到“历史”?今天没有一个人思维能超越历史,你一定会在历史中留有你的痕迹。第三是和你这个特殊的“群体”有没有因果关系?不是说所有人价值观都一样,有人认为好,有人认为不好,在你这个“群体”里你的说服力强不强?让大家能够跟着你走的引导能力够不够?我们现在对一篇评论文章好不好主要看这三项。如果没有这三个要素,有两个也可以,通常任何一篇评论文章,三个要素都要能挂得上,就看你有没有水平往上挂。如果三个要素都没有,只是讲这个东西是好还是坏,在哪个地方表现有问题,既没有上升到“历史”“时代”“群体”或者是“阶层”,没有到这个层面,这个文艺评论第一水平肯定不高,第二肯定难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首先你的“群体”归属就已经失去了。
    从“惩恶扬善”到“现象分析”,然后再到现在要做一篇评论文章立意要高,从现象的分析跳到第三个层面,在你的文章里能看到你的思考,这个思考第一指向“时代”,第二指向“历史”,第三指向“群体”,当然这三个不是完全平均的。你对“历史”感兴趣可以做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那就可以。你一定要找到一个“作品”,找到一个“现象”,但又不能就事论事。尤其是在褒贬方面,“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没有一个字说你不好,但你看了我文章的分析自然而然就觉得这个家伙是坏的,或者我没有一个字在夸奖,但是你看了以后就觉得黄宾虹太厉害了,他做过报纸编辑新闻记者,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没有,黄宾虹有。另一方面他当过革命党制造过炸弹,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没有做过,他做过革命党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对政治、大局意识非常清楚,他有家国情怀,尽管他是“叛党”。做新闻记者出身,使他对新闻信息的敏感度肯定是一流的,一个关在书斋里面整天研究笔墨的人,绝对没有他这种新闻敏感度。这就是我们说的“历史”,更是他的“时代”。我刚才说革命党的内容也好,新闻记者的内容也好,都是属于他这个“时代”,而且在比的时候是反比。因为我把他举出来是证明别人没有的他有,当然有人说拿潘天寿、齐白石做比较合不合适?问题是你觉得潘天寿有没有革命党经历?肯定没有。潘天寿有没有做新闻记者每天要编报纸、每天要鼓吹革命?也没有。但是黄宾虹有,这就是事实。在大家心中可能很老朽的黄宾虹让我看到的是生机勃勃,跟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所有画家都不一样,这就是“群体”。一个人写文章评价人事,不可能不提弱点,但最好的褒贬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没有一个字说你不好,但是我的推演到结论,你一定会说我的推演是对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重“学理分析”。
    第一步是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第二步是批评的现象学理分析,第三步立意要高,就是时代、历史、群体这三个层面,有了这三个支撑,评论就不可能是非常浅薄的。如果你的文章就是告诉别人这是好人坏人,我们就觉得这水平也不怎么样。李鸿章大家都认为他是坏人,但是你看看他在当时的那种左右为难,进退失据,你就知道他当时面临一个什么样衰败的时代,多么残酷的时代。
    说理是评论的灵魂,“文艺评论”如果是整个大艺术理论的一部分,“艺术史”“艺术纯理论和美学”“艺术批评”只要是在这个大的理论范围里,它就一定会具有理论要素。我们原来看许多评论文章,为什么觉得不怎么样?就是它不具有理论要素。今天的文艺评论要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包括史学功底,来剖析每一个现象背后的事理。不是凭感情说谁好谁坏,而是凭你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基础,以冷静的方式剖析每一种现象、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作家的事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