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读书,需要一种价值的认同

http://www.newdu.com 2018-10-15 解放日报 夏辉映 参加讨论

    
    关于读书,人人都有见解。
    为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也是各有不同。
    读书寻常事,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致与内涵。本文作者娓娓讲述的属于他个人的阅读经验与理解,既是一种个性化的呈现,也是对当下阅读生态的一种折射。
    中国文化历来崇尚读书。孔子曰:“学而优则仕。”要有所作为,必须从读书开始。读书人有“达”有“穷”,不管是“达则兼善天下”,还是“穷则独善其身”,非读书一途莫办。现在教育发达,整个社会提倡读书生活,别说婴儿期的启蒙教育,就算是成人或者老年人也要读书不辍。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所谓“学”,在我的理解中主要就是指读书。如今,读书人越来越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读书人已经成了一个最为广大的社会群体。
    家庭文化的潜移默化
    更能造就读书人
    现代教育的发达造就了众多的读书人,但也并非凡人即可成为读书人。读书人,需要有其社会条件、家庭环境的支持,也需要自己有读书的取向。而在我看来,除了社会环境之外,读书人最好还要有点家学渊源,或曰家庭文化的潜移默化,则更能造就读书人。
    我的父亲虽然初中没有毕业,但短暂的学校生活却培养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读书生活的喜爱。
    当时,父亲工作在外,过些日子才回家住一段时间,印象中他总是手不释卷。别的书我记不住,像《千家诗》《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字文》,等等。我是记得的。稍长,见过父亲带回家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监本诗经》,等等,家里还有几本工具书,如《康熙字典》《新华字典》《四角号码字典》,等等。那个时候,在我的眼里,父亲就是读书人,而且家中也有几十本藏书,也算是有了一点读书的氛围。
    因为家里有人读书,我也就粗略地知道了书籍的用途,也知道要爱护书籍。读书人一定要爱护书籍,不爱护书籍的人不算是读书人。我家的书籍用很大的一只木箱整齐地装好,放在二楼的地板上。二楼有亮瓦,亮瓦的形状跟普通的布瓦一样,但亮瓦的材质是玻璃,所以透光。楼上安静,因为有了亮瓦,光线也好,是读书的好地方。所以,自从我开始识字,就喜欢一个人躲在二楼的亮瓦下面读书。到了夏天,我会把楼上的藏书一沓一沓运到楼下的天井里去晒,文雅的说法叫作“曝书”。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很多字都不认识,况且那些书大多是线装书,刻板印刷,我是根本读不懂的。我喜欢它们,或许就是喜欢那份书页在手中摩挲的快意。
    翻翻书,渐渐成了我的一种消遣、一种爱好。
    到了读初中的时候,我才真正开始认真读书,不仅读文史类书籍,也喜欢读数理方面的内容。家里藏书中有一本《平面几何》,厚厚的,也是线装书,里头全是例题详解。父亲说,这本书是我的爷爷在土改时从外边带回来的。
    没有探究的兴趣
    就不会有真正的读书生活
    读书要有探究的兴趣。
    探究的兴趣是读书的基础,如果没有探究的兴趣,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读书生活。我认为,读书的兴趣虽然有一部分可能与生俱来,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养成,而后天的养成应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这种兴趣需要家庭读书环境的熏陶,更需要自己对读书生活的认同。或者说,读书需要一种价值的认同。
    以我自己为例,自小的确受到了一些传统教育价值体系的潜移默化,比如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等。现在,这种老旧的思想让人嗤之以鼻,可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那还是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的。这些话,人口能诵,是读书人所推崇的——尽管其中包含了非常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不可否认,读书的兴趣有时部分地来自于功利。但要将读书当成一种永恒的兴趣,须得抛开功利,成为一种真正的快乐。一个人,只要对读书活动形成了趣味,并能从中享受到快乐,读书的爱好才可以说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对书籍的趣味不可能是先天形成的。趣味从哪里来?答曰从探究知识来,探究知识使人对读书产生趣味,趣味即兴趣和快乐。书籍的本质功能首先是它的知识属性,书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一种媒介的方式传递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书籍了解古人,了解历史,也可以通过书籍与远在天边的人们对话,知识和思想都可以通过书籍传递。书籍还有一个好处,大凡书籍都是对知识和信息的整理和浓缩,相对其他的知识来源而言,书籍饱含着更多正确的信息,也就更加有利于读书人从中了解知识。所以,要做一个读书人,首先应该培养自己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读书的习惯
    成就一个读书人的底色
    如果认识到了读书的好处,并有了读书的兴趣,还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是你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根本底色。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无论你对于读书的意义认识得多么清楚,也不管你具有多少读书的兴趣,最终还是难以成为一个地道的读书人。
    习惯,是一种自然倾向,是一种自然状态。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那是一种万夫莫夺其志、九牛不回其力的嗜好。
    什么才算是读书的习惯呢?出差带着书,枕边放着书,与人交谈总要谈到书,就连出门逛大街,那也得把书店作为首选。那些大学者大学问家,哪一个不是坐拥书城?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参加工作的我,有一次,因撰写名人小传去拜访北京师范大学的钟敬文先生。钟先生的家空间不大,但房间、客厅、厨房、卫生间到处都码着书,有的地方书码得太高了,书山摇摇欲坠。钟先生就在那种到处都堆满了书、间不容足的狭小天地里接受我的采访。我想,当时我所面对的就是一种读书生活,一种深深地融入血脉之中的读书嗜好。
    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读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机、平板电脑等阅读工具给我们的读书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想读什么内容,在网上搜搜就手到擒来。但是,在我看来,从读书习惯这个角度来说,读书首选还是读纸质书。那种手指与纸张摩挲之间形成的轻盈快乐,是电子阅读无法拥有的。
    带着问题读书更能从中得到帮助
    要尽量带着问题读书。
    爱读书的人,在读书兴趣的形成时期,往往流于泛读,见书就读,无所不读。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感性读书时期,其特点是没有功利主义,随性而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社会角色的转换,读书就会从无所不读的泛读时期进入有所挑剔的选择时期,这个阶段可以称为理性读书时期。
    一个读书人的理性读书生活,大概从大学时代开始,至参加工作后达到极致。理性读书时期占据着一个人读书生活的大部分。我们可以随便去考察一个已经参加工作的读书人,其藏书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泛读的书籍,一类是专业的书籍,而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为什么?当所读的书越来越具有专业趋向的时候,说明一个读书人开始进入带着问题读书的阶段。带着问题读书,一是读书人生活和工作的兴趣越来越具体,需要从读书中汲取养分,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因为时间的紧张,不能够再回到过去那种泛读的时代了,读书还需要效率;三是读书生活与所从事的工作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读书需要有专业的趋向。
    我想,带着问题读书,更能从读书中得到帮助、获得心灵的滋养。
    书中的思想内容
    才是我们读书的重点所在
    读书切莫死记硬背。
    作为一种读书方法,死记硬背容易把人读成迂腐先生,即所谓的“书呆子”。古代读书人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科举时代培养出来的读书人,鲜有真正的人才,大多都是“书呆子”,被讽刺为“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恩”。
    传统即使打破,也不是一刀两断,仍然会在新时期有所孑遗。现在的学校教育在方法上仍然会有死记硬背的倾向,有时老师不是让学生去深入理解文意,而是先要求逐字逐句地背诵。这种教育方法可能有用,可能适应某种形式的考试,拿个高分。但背诵应考往往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盲从的增长,造成思维的迟滞。
    所以,在平常的读书方式中,就应该尽量摒弃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会从义理上去掌握和理解所读的内容。书籍,诉诸我们的感官,一是以语句为标志的形式,一是以思想为标志的内容。书中的语句作为一种传递思想的形式,我们有必要去死记硬背,比如记住一个字,一个成语,一段表达方式。但书中的思想内容,才是我们读书的重点所在,即所谓“读书明理”。过去的读书人把语言文字叫作“辞章”,把思想内容叫作“义理”,两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表里,“辞章”一定是表达某种思想内容的形式,而“义理”一定是承载在某种语言形式中的思想。当读书人熟悉了一种语言之后,就要及早地把读书的兴趣放到思想内容上面,因为我们读书的主要任务是“明理”。
    读书的话题里,还有一个有字书与无字书的关系。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万卷书”要求读书之多,这个好理解;但“万里路”呢?常常被理解为对社会的了解与社会的实践,甚至有人把“行万里路”理解为出门旅游。我的理解是,“读万卷书”是要求读书人手不释卷,真正养成读书的兴趣,尽可能多读书,读好书,增进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素养。“行万里路”就是警告读书人不要死守书本,不要一味地在已经固化的书籍中讨生活,而是提倡在读书的同时,出去了解大千世界,扩大眼界与胸襟。书中的内容,毕竟是间接的知识,有些还是死的知识、旧的知识。我们现在处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周期加快,如果我们还是整天泡在书中,死守书斋,则可能不合时宜。所以,读书人要“行万里路”,与时俱进。“万里路”也是书,是无字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