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贺桂梅: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上)——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5)

http://www.newdu.com 2018-05-31 文艺批评 贺桂梅 参加讨论

    三 “向左转”:《韦护》与瞿秋白的辩证法难题
    如同丁玲以王剑虹的昵称开始其第一篇文学创作,丁玲的第一部“普罗文学”作品则是以瞿秋白为原型的写作。《韦护》在丁玲1920-1930年代之交“向左转”的创作与思想转变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既带有前一时期的“浪漫蒂克”情调,又开启了此后左翼文学的写作脉络【33】。丁玲显然感受到了这一时期涌动在上海和中国的普遍激进氛围。1930年夏天,上海是“很热闹”的【34】,刚成立不久的左联组织了许多活动,共产党在上海发动的工人运动进入高潮期。“1930年春上海”这样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空间感觉,表明丁玲终于结束了她文学创作上的“黑暗”时期,而开始步入“社会”与“历史”中。这一期的丁玲作品都有人物从室内走向“外面”的情节,这也是一种时代性的心理象征。用冯雪峰的说法,这是丁玲所走的“从离社会,向‘向社会’,从个人主义的虚无,向工农大众的革命”这条“进步的路”的起点和开端【35】。到30年代,曾是最时髦女作家的丁玲,成为了左翼青年心目中“革命”化身,孙犁回忆道:“丁玲在30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力,对当时的文学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巷的,举国若狂的。这不只因为她写小说,更因为她献身革命”。【36】
    但是,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工农大众的革命”这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连接,毋宁说这是一个“三级跳”式的转换过程。丁玲对此是清楚的。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固然是一个大的跳跃,但从《韦护》到《水》,她还有同样多的问题要解决。丁玲当时并不认为《韦护》是“普罗文学”,她说:“因为写文章的态度,我自己对作品的要求也不同,我没有想把韦护写成英雄,也没有想写革命,只想写出五卅前的几个人物”【37】。她选择写的“几个人物”,第一个是瞿秋白,“我想写秋白、写剑虹,已有许久了”。另一个是她的母亲,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母亲》尚未写完,丁玲即遭国民党秘密拘禁。而《一九三零年春上海》的系列作品,也只完成了两部。可以说,《韦护》是这一时期丁玲最完整的作品。就小说结构的安排和叙事层次的推进、呈现人物心理的细腻和文字表达上的圆熟来看,应该说这也是一部超越或到达了《在黑暗中》巅峰状态的作品。
    值得讨论的是,虽然写了“革命者”,但丁玲并没有从左翼革命的内部逻辑来表现这些人物,历史视野的进入或许意味着,她试图站在更高的位置而做一种宏阔的时代性记录。这种“写文章的态度”,与胡也频形成了颇有意味的参照——“我常说他是‘左’倾幼稚病”【38】。“光明”是直接出现在胡也频小说标题里的(《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但丁玲的小说并没有这样明显的意象。同一时期出现的同样有瞿秋白原型的蒋光慈小说《短裤党》(1927年),也表现出了与《韦护》几乎截然不同的叙事情调和内容。丁玲提及,为了《韦护》的写作,她与胡也频有过激烈的争吵:“他说:太不行了,必须重写!后来我们就为此大吵特吵起来。结果,我又重写一遍”【39】。看来,在如何表现革命者特别是以瞿秋白为原型的革命者这一问题上,丁玲与胡也频当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对于如何理解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如何表现革命者及其革命的逻辑等问题,此时的丁玲有她独特的思考。她曾说,在向左转的过程中,胡也频是“飞跃着前进的”,而她自己却是“爬着前进”。丁玲的犹疑包含了怎样的具体内容?她不想也不能跳过的到底是什么?而她最终克服这些犹疑终于走到“工农革命”道路上的动力又包含着怎样的逻辑?对于这些问题,《韦护》提供了值得解读的许多内涵。
    本文原载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