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
提要:“元语言”最早是由哲学界提出的一个命题。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语义哲学界与对象语言相对立的表达语言、语言学词典学中与被释词相对的释义语言、及自然语言处理界中表示认知义原的三种不同的主要研究类别。论文从释义元语言的角度出发,对《朗曼当代英语词典》的英语释义元语言,及国内信息处理界进行的汉语“定义原语”所作的工作及其它一些研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苏新春 厦门大学 关键词:元语言 释义元语言 词典学 语义学 一.“元语言”的提出与三个领域的不同理解 “元语言”最早是由哲学界提出的一个命题。20世纪波兰逻辑学家塔斯基(Alfred Tarski)认为人们当判断一句话是真还是假时,往往会把这句话的客观真实性与这句话存在的真实性混淆在一起。因此,在区别语言与语言所指称的事物的关系时,就有必要把真实语言与形式语言区分开来。真实语言是与客观对象相联系的语言,在与元语言相对时称之为对象语言。而用来称说对象语言的则是元语言。自塔斯基提出元语言后,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并逐步扩大到了许多有关的学科。就其主要来说,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元语言理论。 1.语义哲学界的元语言说 语义哲学界是元语言理论的发源地。塔斯基关于元语言理论的理解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本有影响的哲学著作对搭斯基的元语言理论作了详尽的介绍。 (塔斯基认为)对每一种有穷阶的形式化的语言来说,一个形式正确和实质适当的关于真句子的定义能够在元语言中如下构造出来:只使用一般的逻辑表达式,语言的本身的表达式,以及属于语言构词法的术语,即语言学表达式的名字和这些表达式之间存在的结构关系的名字。[1] 他在论述到“X是真的当且仅当P”这一关于“真”的定义时,就认为这一推演形式,及这一推演形式中的X、P都是属于元语言的范畴。“P”指的是一个句子,“X”指的这个句子的名字。在这里的元语言中,“真”定义成立的关键依靠的是等值表达式,而不是“X”或“P”所指称的客观事实。 一部有影响的哲学辞典《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介绍了哲学界关于元语言的一个经典解释: 第一语言的表达式的名称,以及这些表达式之间关系的名称,都属于第二语言,后者叫做元语言。[2] 哲学界的元语言是相对于真实语言而言,它没有了真实语言所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那些具体、庞杂、混合的内容,而只是真实语言的抽象语言表达形式。元语言有着抽象的、形式化的、纯粹的、超越客观所指对象的形式语言特点。后来的哲学研究者对元语言的提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克服了长期以来将思想、存在、语言三者混为一谈的不足: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语言之所以能成为西方哲学的最后边界,是因为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将对于‘存在’(古希腊语on,英语to be)的思考视为自己的核心课题,而on或to be具有双重意义:它是哲学意义上的‘存在’,又是语言学意义上的系词‘是’。前者是从‘对象性语言’层面对事实的陈述,后者是从‘元语言’层面对思想的表述。在前一种情况下,它是一种对象性的陈述或描述;在后一种情况下,它是一种元语言性质的判断或断定。于是,‘事实-思想-语言’打成一片了,或曰混为一谈了。西方哲学这种以‘言’代‘有’、以‘思’代‘在’的理性主义传统,确实异常强大,以至于现代人文主义最杰出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最后也未能彻底逃出‘语言的牢笼’,以至承认‘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不仅如此,当今西方哲学似乎还有某种越陷越深的迹象。[3] 为了能谈论陈述,就必须使用陈述的名称或陈述的描述,也许还有像‘陈述’那样的词,即理论必须用元语言、用人们用以谈论语言的语言。而为了能谈论事实和有意义的事实,就必须使用事实的名称或事实的描述,也许还有像‘事实’那样的词。一旦我们有了元语言,类似这种我们能用以谈论陈述和事实的语言,就容易就陈述和事实之间的符合作出断言。”[4] 哲学界的元语言理论在语言学界有着很大影响。一些有影响的语言学著作或辞典所引述的看法大都沿用了这一看法。《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对metalanguage的解释是: 元语言,纯理语言。指用来分析和描写另一种语言(被观察的语言或目的语[Object language]的语言或一套符号。[5] 有的则兼采众说,而把哲学界的看法放在首位。如《语言学百科词典》: 元语言,又称“纯理语言”、“符号语言”。与“对象语言”相对。指描写和分析某种语言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或符号集合。用汉语来说明英语,英语是对象语言,汉语是元语言;用英语来说明英语,英语既是对象语言,又是元语言。在辞书编纂和语言教学中用于释义的语句称元语言;在语言研究中为描写和分析语言成分特征使用的一套符号和术语,如[±Noun]([ ±名词])、[±Abstract]([ ±抽象]、[±Animate]([ ±有生命])等,也属元语言。[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