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词汇之比较(2)

http://www.newdu.com 2018-06-26 华语桥 田小琳 参加讨论

    用于颂扬: 最高指示、红宝书、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语录歌、样板戏、永远健康、无寿无疆。
    反映 “十年内乱”时期不同阶段的词语有: 清队、抓 “五一六”、批陈整风、批林整风、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批邓、反复辟等。
    为什么 “文化大革命”时期产生了这么多新词语,那是因为社会当时的变革(或说动乱)太快太多, “文革”词语忠实记录了那十年的变革。今天读有关 “文革”的书,或者 “伤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上述词语。
    “文革”彻底被否定之后, “文革”词语大部分成为历史词语。现在中国内地的年轻人对这些词语已经陌生了。
    1979年至今的近二十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改革开放,进入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近二十年间新的政治词语的数量大大少于 “文革”时期,而新经济词语则有大幅度增长。这又一次说明词语和社会的密切关系。
    新政治词语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四化建设)、精神文明、四个坚持、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健全各种干部制度(选举、招聘、任免、考核、升降、轮换、训练、退休、离休、监督制度)、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易地任职、讲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反腐败、反贪污、反贿赂、党风廉政建设、 “一手抓维护稳定、一手抓队伍建设”的工作方针、 “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等等。
    在对台关系上也有不少词语: 坚持 “一个中国”,反对 “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 “台独”,提出 “江八点”(主张两岸通过政治、经济交往往推动和平统一的江泽民讲话的八项内容), “不承诺放弃武力”。此外还有一些关词语 “汪辜会谈”、 “过境外交”、 “校友外交”等。
    上面我们对中国内地的政治词做了一个概括的介绍,下面来比较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政治词语运用的情况。
    香港一百年来为英国统治,它的政治架构是相对稳定的、政治架构所用词语大家都很熟悉,和中国内地是完全不同的。香港的政治形态又不同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它只是一个地区,它有一套与世界其它地方不同的政制,是英国决定的更具代议特色的制度。它独特的词语有:英皇制浩、总督、港督、行政局、立法局、布政局、布政司署、财政司、律政司、公务员、当然官守议员、官守议员、委任议员、民选议员、政制架构的三层架构(地区层面、区域层面,中央层面)等。
    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通过协商妥善地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的香港问题,决定于1997年7月1日英国将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自此十余年来产生了不少新的政治词语,包括、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基本法、五十年不变、 “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草委会、预委会、预委委员、港事顾问、区事顾问、筹委会、筹委委员、推选委员会(推委会)、首任特区行政长官、中英联络小组、 “直通车”以及新成立的政党名称:民主党、自由党、民建联、民协等等。
    二、经济词语
    中国内地的经济词语可以分为两个大时期来看,以1978年为界,前30年(1949年-197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为垄断地位的,经济体制相对稳定,因而经济词语的变化则远不如政治词语变化得频繁,不像政治词语那样不断翻新。后十几年近20年(1978年-1996年),中国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搞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所有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对内对外开放,因而新经济词语层出不穷,反映了中国改革大时代的面貌,下面例分析。
    1.  第一个时期(1949-1978年)
    经济词语处于相对稳定,但也随着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产生新的词语。
    1949年到1956年过渡时,1953年开始 “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完成第八个五年计划,简称 “八五”计划,进入 “九五’计划), “总路线”是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常用词语有:农业合作化、农业集体化、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初级社)、高级农业合作社(高级社)、公私合营、赎买、定息。
    1957年中国结束 “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8-1960年是 “大跃进”时期,常用词语有 :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以钢为纲、以粮为纲、大办钢铁、土洋结合、一穷二白、两参一改三结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等等。1960年后经济词语有﹕ “八字方针”、劳逸结合、勤俭办社、责任制、多种经营、农业十二条、人民公社六十条等。
    1966年开始的 “文革”时期,常用经济词语有﹕工业学大庆、大庆人、王铁人、农业学大寨、大寨人、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抓革命、促生产”、一抓三促(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等。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反映了当时对生产的态度。这个时期,新经济词语比新政治词语少得多。
    2.  第二个时期(1978年至今)
    由于国家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又不断探讨经济体制的改革,新的词语如雨后春笋。下面举例说明分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常用词语:  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计酬责任制、集体承包、家庭承包、包产到户、个体户、专业户、重点户、专业村、集市贸易、多种经营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常用词语: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市场调节、简政放权、经济权、所有权、厂长(经理)负责制、责权利相结合、投资包干制、投标承包制、商品比价、放开价格、浮动价格、议购议销价(议价)、集市贸易价(自由价格)、利改税等等。
    十几年来、在企业、商业的所有制方面,都形成多种成份:国营企业、国营商业(全民所有制)、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商业、联合企业、商业(工商结合、农商结合,农工商结合、商商结合、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至个体所有制结合),个人企业、商业。名称多样。
    其他常用词语还有:横向经济联合、以大型企业为骨干的企业集体、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乡镇企业、劳动合同制、金融信用社、股票、债券市场、企业破产法、企业家、外商投资环境、三资企业(外资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出口创汇等。
    作为开放城市深圳特区也有许多新词语,比如: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 “窗口”、经济体制改革的 “试验场”、二次创业、 “三个协调发展”(即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特区内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三点一线”(即内地、深圳和国际市场)、深港衔接、(深港未来将会成为) “TWO—CITY”双子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工程。
    如果你想了解深圳这个香港邻居,并通过它了解中国大陆的经济情况,你可以读读《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上面会不断涌现出一些新词语,引起你的注意。
    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并取得成效。在195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有以下的新提法:贯彻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加强农业其础地位,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降低物价上涨幅度,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全国实现 “九五”  计划各项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果要了解中国在1996年经济工作的方向,则要对上面这段话里的词语有准确的理解,虽然从字面上不难理解,但其中一些词语都是有特定含义的。比如 “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 “宏观调椌”、 “对外开放”、 “九五计划”等。
    以上介绍了中国内地经济词语变化的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