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因果蕴涵与婉曲话语的生成(7)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 徐盛桓 参加讨论
 
    伯克斯给出的因果蕴涵算子是“→c”,因果蕴涵逻辑式是P→cQ=df□c(P→Q)(Burks 1977:345),读作:“P因果蕴涵Q,其定义为:P因果必然地实质蕴涵Q”。需要注意的是,上文一再反复强调,因果蕴涵是以一个具体事件当时的因果关系来说的;在婉曲话语研究中,当时的因果关系受当时的语境(context,Con)和话语涉及的当事人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Int)制约,所以我们拟把这一制约条件加到逻辑式里去(徐盛桓2014b);而且在话语的婉曲化中,有些事物在不同的人群中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同一个原用语“可能”存在多于一个可能世界,即可以做多于一种的阐释。从可能世界理论来看,事物所蕴涵的一种情景就是一个可能世界,“因果可能为真当且仅当某物在某个可能世界上为真”(刘邦凡、王磊2013:117)。因此,运用因果蕴涵分析婉曲话语的生成时还要在伯克斯(1977)给出的因果蕴涵逻辑式上加上“因果必然”和“因果可能”两个算子,并且把“意向性”(Int)和“语境”(Con)两个制约因素加上去。这样,这个过程就为如下所示: 
    
    某一原用语及其婉曲话语分别表示为x和y、→表蕴涵,→c表因果蕴涵、□c和◇c分别表因果必然和因果可能,∨表析取。上式读作:在语境和意向性制约下,原用语x因果蕴涵婉曲话语y,这个过程可定义为:或者x可能因果蕴涵y,或者x必然因果蕴涵y;即有些原用语“必然”如此用、有些原用语则是“可能”如此用,这种情况可细表如下: 
    
    这就是对婉曲话语生成认知过程的刻画,是婉曲话语生成研究的一种思路。因果蕴涵思路为研究婉曲话语是如何从原用语婉曲化地嬗变过来的认知活动提供了一种重要哲学分析工具,将对婉曲用语的研究融入到因果推理的形式系统中。这样研究的特点是将婉曲话语的生成看成一个有序因果蕴涵推理的过程。这种新思路保证了婉曲话语的生成有比较高程度的保真。我们把原用语与婉曲话语的关系看成表达一个对象的“范型”(stereotype)和这一范型的变体。范型是根据大量现象和实际情况并结合基础常识综合为一种社会约定而做出的命名;范型是“关于X看起来像什么、行动起来又是像什么、或者是什么的约定”(Putnam 1975:249)。范型与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婉曲话语比原用语会更多受语境和主体意向性制约,不同的主体群有不同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价值观和信念,形成不同的思维定势、审美取向和思考惯例,就会觉得X有不同的像什么、是什么,这就造成对同一个对象有不同的印象而做出不同的命名及其别称,这是“无限指号”过程的一种表现。其实范型及其变体都是有关对象的特征的集合,只不过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就会有不同的变体,但变体所维持的特征又可能只是最低的域值,有一定的模糊度,不是充要条件,有一些必要的东西要保留,有一些可以略去。婉曲话语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多元化,在集体无意识的基础上沉淀了一定的思想文化和风俗惯例,是社会价值取向与认识求真取向的对立统一。这是婉曲话语在一个社会集体里之所以可能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