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辑著《世说新语》“三汇本”感言(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周兴陆 参加讨论

    汇评,古已有之
    评点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单独的“评”和“点”都出现得很早:孔子就评过《诗三百》。汉末祢衡《鹦鹉赋序》说他作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点就是点灭其字,修改的意思,不是现在的加标点。既有评又有点的阅读方式是从宋代才有的。评点和注疏相比,阅读者的主体性地位大为提高,汉人注经,是转述经旨,着力在把圣人的意思说明白,注者匍匐于经典的权威之下。唐人的义疏有个原则,“疏不破注”,屈伏在汉儒的脚下,自己的思想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到了宋人手里,踢倒汉唐,大胆疑经,注重读者的会心自得。洪咨夔《易斋诗稿跋》云:“诗无定鹄,会心是的。”会心,允许读者自由发挥,大大拓展了阐释的空间。正是在新的阐释学理论的启发之下,评点这种自由灵活的批评形式才得以出现。
    评点的流行,与刻本的出现有紧密的关系。唐以前的抄本、写本,即使有评点,也是孤立的、私人的现象,不便于传播和流行。至宋元,刻本盛行后,名人评点得到出版家的青睐,评点借刊刻得到广泛的传播。如刘辰翁南宋德佑元年(1275)批点《韦苏州集》,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由康绍宗刊刻行世;他批评杜甫、李贺、王安石诗集,都是去世后刊刻的,很快就成为畅销书。
    到了明代万历时期,浙江吴兴的闵齐汲和凌濛初两大家族把“评点”和“套印”结合起来,风火互助,相得益彰,推出了大量的“评林”和套印本,是明代后期的文化盛事。《史记评林》《汉书评林》等“评林”系列,就是今天所说的“汇评”。吴兴闵、凌,可谓是“汇评”之祖。套印本一般为朱墨二色,经传用墨,批评以朱,非常醒目;多家批点,就用不同颜色标识,有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如凌云五色套印本《刘子文心雕龙》。当时这些汇评行销全国,天下无不知有凌氏书。陈继儒《史记钞序》说:“吴兴朱评书籍出,无问贫富好丑,垂涎购之。”
    吴兴套印本在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就不大流行套印本了,虽然晚清的时候出现过一些套印本,如黎简批点李贺诗、黄培芳批点《唐贤三昧集》等,但总体上说套印已不盛行,这跟出版家的财力有关系,套印程序复杂,费工费钱;但更主要的是学风的变化,理学家认为对儒经加以评点,轻佻狂妄,非先儒训诂之法,实学家认为考据才是学问,评点信马由缰,算不得什么。所以评点虽然还未完全消失,但已是不绝如缕了。主要的用武之地是指导年轻人写八股文、试律诗,所以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评点被胡适、鲁迅等人视为八股文话头,通通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演绎式的文学批评,理论先行,往往讲得头头是道,其实离文本越来越远。
    评点是不能脱离文本的批评方式,有些评点看似三言两语,实际上是一言中的;有些评点近乎文本细读,如清初吴淇的《六朝选诗定论》,对诗歌分析之细致透辟,今人也难以企及。可惜,评点这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方式在现代学术范式里被排斥,受冷落,这是我们今天年轻人文本解读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评点”这种中国式的文学批评,下过大工夫整理评点文献。起先是小说戏曲的汇评本,如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刘辉《会评会校金瓶梅》、李汉秋《儒林外史汇校汇评》,四大名著都有汇评本。诗集的汇评本,李庆甲的《瀛奎律髓》、詹锳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堪称典范。我做《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就是学着詹锳先生的方法,尽量掌握《世说新语》的版本,尽可能地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想为“世说学”打下文献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