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国内正式使用“华语”名称的情况很多,就电台来说就有伊朗共和国对外广播电台华语台、澳洲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等等。下面两则报道来自1995 年的《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 记者武侠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语世界》(即第六套节目)将于1995年10月31日在北京正式开播,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创办的为海外华侨、华人服务的华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80年代开始同境外一些华语广播电台建立了合作关系;进入90年代以来,中央台同境外华语电台的节目交流和人员往来日趋增多。这次“华语广播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将进一步增进中央电台同各华语电台的了解和沟通。拓展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建立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与之相关的还有“华文~”,例如:华文文学(好像没有“中文文学、汉语文学、汉文文学”之类)、华文学院、华文学校、华文书籍、华文报刊、华文教育、华文出版社、华文写作、华文教师、华文网站。 五、华语的定义及相关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华语”这一名称的崛起不是偶然的,它既符合命名传统,又有历史基础,更有现实的需求。接下来讨论定义及相关问题。 除了把“华语”解释为海外华人社会的共同语的狭义定义外,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已经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广义的“华语”问题,在揭示其内涵、明确其外延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 (1)“华语”——华人的共同语。(陈重瑜,1986) (2)……应解释为“汉语在海外的通称”之类……(田惠刚,1994) (3)“华语”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周有光,1995) (4)我们的意见是:把目前统称的普通话以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语统称为“国语”,把中国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统称为“华语”或是“中国语”……(丁安仪、郭英剑、赵云龙,2000) (5)“华语”则可简单的定义为“华人的共同语”,或复杂的定义为“接受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及不具备中国人身份但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后裔的共同语”,或更复杂的定义为“接受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及不具备中国人身份但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后裔的共同语,其语音以中国大陆普通话或台湾国语为标准,其书写文字以简体或繁体汉字为标准”。(张从兴,2003) 上述定义中,(2)显然不合适,海外的粤语、闽语、客家话都是汉语,但它们显然不是“华语”,(4)的定义的欠妥张从兴(2003)已经指出,这里不论。(1)(3)和(5)中的简单定义大体一致,这几个定义是准确的。(5)中的复杂定义可以作为对简单定义的阐释,其定义中的“双重标准”问题似乎也需要重新考虑。由于华语的大本营在中国,普通话作为标准已是大势所趋。因此,综合起来,我们认为可以给华语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华语是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的华人共同语。 按照我们的定义,“华语”这个名称有不少好处。陈重瑜(1986)指出了“华语”一词表达功能、历史渊源、涵盖面和精确性、超地缘以及逐渐扩散的普遍性5 个方面的优越性,认为应该给华语一个法定的名称。 然而,从现实和前景看,“华语”不大可能完全取代“汉语”。除本文第四部分所举《人民日报》的两个例子外,请再看下面的例子: 星空传媒集团还拥有全球最大的当代华语电影片库,收集逾千部汉语(包括粤语)影片,并已同多家优秀的汉语制片商、以及众多好莱坞大制片集团商签约长期订购影片。 6“华语”也不等于“中文”和“普通话”。侍建国(2003:14-15)详细分析了香港学校课程的“中文”和“普通话”概念与语言学意义上粤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指出普通话在香港只指它的语音形式。 尽管如此,从今天的角度看,我们还是应该进一步认识到确立“华语”地位的意义。 (1)有利于称谓,这是适用性上的考虑,它为全球使用和学习汉语的人提供一个统一的语言名称。否则中国称“汉语”,国外称“华语”,人为地把同一种语言分开,增加很多烦恼。例如在谈到海外华人社会汉语教学时就不得不时而“汉语”,时而“华语”,有时还得反复交代它们中间的各种关系。 (2)有利于汉语传播和国际化。世界范围的汉语热正在升温,任何一个有华人社会的地方都可能成为汉语学习的基地。我们习惯上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称为对外汉语教学。目前这个称谓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除去不适合称呼国内少数民族汉语学习以外,对像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开展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的名称也成了问题。改称“华语”以后,任何一个华人社会都可以有“对外(族)”的华语教学了。 (3)有利于华人的沟通和汉语的健康发展。汉语已经是世界性的语言,不再为中国所独有。汉语的发展也不再是中国内部的事情。全世界的华人都在为汉语的发展作出贡献。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原因,各地汉语已经出现了各种变异形式。把华语定义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有利于承认各地的变异形式,积极开展协调工作。有利于对多样性的认可。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也要考虑。例如,台湾当局决定取消“国语”的讲法,以此配合它的“去中国化”。我们明确“华语”的地位,有利于反对“语言台独”。 当然,在目前无法统一名称的客观现实面前,把正式名称和俗称分开,采用中国传统上“各称各叫”的做法,不失为明智之举;但从长远计,我们必须树立统一名称的意识。我们建议有关部门或机构: (1)给“华语”一个正式定义,各种工具书亦应据此对“华语”等相关名称作出统一的解释; (2)在涉及跨境汉语的场所,尽可能采用“华语”一词; (3)应该针对华语问题积极组织编写全球性的华语词典,积极开展各地华语间的协调工作(郭熙,200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