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论“华语”(3)

http://www.newdu.com 2018-05-17 中华读书报 郭熙 参加讨论

    “华语”何时在海外尤其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成为高频词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自从独立后用“华语”代替“国语”,用“华文”代替“国文”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张从兴(2003)回顾了“华人”在东南亚国家的出现的历史,认为中国自从进入民国以后,基本上已不用“华人”这个词。而东南亚的华人社会,特别是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当中,却仍然在使用它,并在50 年代赋予它新的涵义。它源于华侨在放弃中国人的身份后的族群名称选择。这一结论对我们认识“华语”在海外的新兴是有启发的。因为华人既然成了族群,就有了“华族”,也就有了“华语”。因此,汪惠迪(1999)给华语下的定义是:新加坡华族的共同语。
    有必要谈及“华族”这个词。国内现有词典均无族群意义上的“华族”一词,台湾“教育部”重修《国语辞典》(1998)的解释是“中华民族的简称”。而其“中华民族”下面的解释是:
    构成中华民国各民族的总称。依体形、语系、宗教信仰等因素,约可分为十五系、五十多族,而以汉族为主干。经过几千年血缘、文化、思想等的融合,而成为中华民族。
    亦称为汉族、华族。
    “华族”的这一解释我们没有得到文献的证实。曾长期在新加坡从事华语研究的汪惠迪(1999)从另外的角度解释了“华族”:
    东南亚国家华人指自己所属的民族。
    作者还特意加了说明:
    在新加坡,“华族”是跟马来族、印度族或欧亚裔相对而言的,它和“汉族”不是同一概念。新加坡人在提到自己的民族类别时,不用汉族。据新加坡学者崔贵强先生研究,战后初期,一篇题为《南洋华族的政治危机》的署名文章(作者:屈哲夫)首次提出“华族”这个概念,作者认为应当用“华族”来替代“华侨”。
    显然,汪惠迪(1999)、张从兴(2003) 的论述是一致的,也是可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语”在海外的得名还是源于民族。它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时间、这些地方逐步社会化的。
    卢绍昌(1984)指出,“华语”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在独立运动期间产生的新名词,流行起来是50 年代的事(参见汪惠迪1985)。可以作为旁证的是后来“华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华”字头词语,除“华人、华语、华族”外,又如:“华社、华乐、华校、华小、华文、华教、华青”等等。王慷鼎(1995)曾比较了“国字头辞汇”、“侨字头辞汇”及“华字头辞汇”在1945-1959 年的《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南侨日报》和《中兴日报》的12094篇社论标题中的分布,从他的列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报纸在50 年代的前半期,曾经大量使用“华字头辞汇”,到了1955 年后却大量减少。(见张从兴,2003)我们认为这种减少应该是短时间的。因为当时“华”字头减少是因为“华”就是“中国”。按照我们的分析,随着“华”后来在东南亚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的形成和广泛使用,“华”字头的复现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或许正是这些因素,台湾《国语日报辞典》(何容,国语日报出版社, 1974)对“华语”的解解是:“外国人称我国的语言。” 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1982)未收“华语”这个词条,但有“华文”条,解释是:“外国人称我国的文字。”国内学者谈到“华语”也就会想到新加坡,想到国外。周有光(1995:3)说:
    汉语的共同语,大陆叫它“普通话”,台湾叫它“国语”,新加坡和国外华人叫它“华语”。这三种说法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四、全球“‘华语’热”的现状分析
    如果说50 年代到60 年代“华语”这个名称在新加坡等地的活跃还是海外华人本身的事的话,那么70 年代后起出现的“汉语热”和“华语”使用热潮则使得“华语”有了全球性的价值。世界范围的“汉语热”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自然也就给“华语”的频频出现注入了活力。正如钟天祥(2003)所指出的那样,作为在21 世纪渐趋强势的语言,华语正在配合环球化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资产,而不仅仅是中国或汉族的语言。就像今天的英语并不是英帝国的语言,而是国际社会通用语一样。
    70 年代起,新加坡经济起飞,到80 年代,已经成了有名的亚洲四条龙之一。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在80 年代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新加坡华人比例高,保留了中华文化的许多传统,又是世界上除中国以外是惟一的一个采用华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因此,作为汉语标准语域外变体,新加坡华语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种高阶语言(high language),所以它自然要对域内汉语产生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少人都已经意识到来自中国的“新客”的语音变化:他们本来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是他们到达新加坡以后,很快地说出了带有新加坡口音的新加坡华语,而这些显然又是模仿出来的。总的来说,对高阶语言时尚的追求使得“华语”这个词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称谓。
    我们的一个旁证是,在我们调查的数据中,几乎所有的“新潮”概念都只用“华语”,而不用“汉语”。如:华语影画、华语金曲、华语歌手(包括男歌手、女歌手)、华语明星、华语榜、华语乐队、华语铃声。
    当然,不能忽略媒体对“华语”一词的推波助澜。1979 年开始的“讲华语运动”使“华语”这个词在媒体及社会上频频曝光。而中国在加快“推普”的步伐中,又常常援例新加坡的“讲华语运动”,使得它也中国产生了影响。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很快,华文网站中,中国网民无疑是一支主力军。新加坡的媒体,如《联合早报》,也大大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华人。
    此外,新加坡文化活动,如歌手演唱的华语歌曲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影响。
    为了了解“华语”一词的使用状况,我们于2004 年1 月19 日上午对“华语”和“汉语”的搭配使用情况在互联网上用google 进行了搜索,为了使搜索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我们的搜索是一对一对进行的,例如,先搜索“华语电影”,然后搜索“汉语电影”(或相反),依次类推。我们还对搜索的结果进行了抽查,抽查中未发现不合理的组合。尽管我们不能排除有不合理的组合,但我们相信这种情况是极少的,不至于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