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苏枕书:首尔书店奔突记(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澎湃新闻 newdu 参加讨论

    二
    近日有机会到韩国,终于可以看看中国、日本之外东亚世界的书店,特别是我感兴趣的旧书店。临去前请教了首尔出身的李同学,他提醒我不要抱什么希望,李朝时代朝鲜就没有旧书店的传统,识字阶层人数寥寥。到十九世纪才零星有“贷本屋”,即借书铺,主要经营一些妇孺都能读懂的通俗书。李同学的父亲是韩国古代文学学者李胤锡先生,于近世贷本屋很有研究,他的意见自然可靠。不久前刚在东京听过李先生的一次日文报告,当时研究中国、日本出版史的老师都对韩国近世未曾出现旧书店而感到不可思议。李先生解释,古代韩国读书阶层人数不多,整体经济状况糟糕,的确没有明清时代中国城市里繁荣的书铺,也没有江户时代丰富的本屋。而韩国出现旧书店,主要还是日本殖民之后,在京城(汉城)出现了一些日本式的古本屋。书店主人许多来自日本,或者是在日本旧书店当过学徒的韩国人。据说李先生年轻时常在仁寺洞一带逛旧书店,彼时还有几十家,如今凋零殆尽,几乎只剩两三家。
    我不死心,李同学称,大概地铁安国站附近、仁寺洞路北端的通文馆尚可一观,有不少朝鲜本和学术书,很受日本学者欢迎,但不要有太高期待。此外,东大门清溪路附近的平和市场还剩几家二手书店,但水平非常一般(豆瓣网友夜先生亦指点我“东大门的平和市场,有一排旧书店,算是比较集中的了。当然,完全比不了日本”)。“类似Book Off,不是你感兴趣的那一类型。”又问新书店,说光化门附近有一家很大的教保文库,有点类似茑屋书店。
    心想或许不排除李同学对自己故乡态度过分谦抑的可能,看网上的文章,至少2012年出版的《首尔市袖珍旅游手册》还说:“古籍书店同古董店一起,从日本占领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以前有30多家古籍书店,现在已经大多关门歇业,只剩下通文馆、问古堂、承文阁、永昌书店、韩国书籍中心、宽勋古书房、文友书林、文古堂、好古堂等几家。”不过他马上找了一篇2016年日本学者的文章给我,上面赫然写道:“当年仁寺洞经营诸多善本的古书店中,如今还有通文馆和承文阁两家在营业。”大概就带着这一点零星的背景知识,懵懵懂懂来到了首尔。
        三
    此番去韩国,大部分时间已有固定安排,譬如去景福宫、昌德宫、国立中央博物馆、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奎章阁等地,皆有收获。而有限的自由时间,首先就近奔向光化门的教保文库。一进门,仿佛一头钻进国内某处新书店,气氛热烈,到处都是迎接圣诞的装饰。数年前刘铮先生在《首尔买书记》中也提及教保,说“不留心的话还以为里面是百货店”、“堂庑甚大,书架一直延伸过去,不禁望书海而兴叹”,的确如此。我也不识一字韩文,身处书海,想“爆买”却不得其门径,非常遗憾。最醒目的地方摆着畅销书,有不少日本文学作品,夏目漱石、森鸥外、宫部美雪等,小三十二开的册子,装帧没有特别出色。法学区域有一张大桌,坐满学习的读者,这在不鼓励“立读”的日本书店,决计不会看到,因此也有些吃惊。后来问李同学,他说最初店里也不欢迎读者只看不买,后来管也管不了,索性彻底放开,倒成了一项吸引客人的特色。摸索到古典文献区域,发现一些儒学的书籍,与成功学毗邻,更像国内书店。昔年刘铮先生在外文书区域收获甚多,而日本书店的外文书也很丰富,故而没有在此过多停留。加上店内人潮涌动,节日氛围过分浓郁,便匆匆撤离,去往仁寺洞的通文馆。
    奈何抵达时已日暮落锁,望见玻璃门内高高堆起的书墙,与日本旧书店风格接近,很觉向往,决定次日得空再来。仁寺洞一带颇有南锣鼓巷之类旅游街区的气质,熟悉了京都整然的街巷,来到这里,一时仿佛回到北京。街边有一些韩纸店、笔铺、古美术品店、韩服店,未及闲逛。瞥见橱窗内有很漂亮的古董闺房家具,镶着螺钿,在京都的高丽美术馆见过类似陈设,应该很适合放在卧室。
    又一日,起早去东大门平和市场看旧书店。地铁东大门站八号口出来,走过清溪川,就看到沿街一排旧书店,有的已在营业,有的刚刚打开卷帘门。乍一看情况实在惨淡,连Book Off连锁店的气势也比不上,铺面与书籍均呈萧条之色。犹不死心,拿google翻译软件比划着问市场门口的工作人员:“请问除了这里,还有别的古书街吗?”对方指指这条街,表示再无他处。
    于是一间一间去逛,店面大多逼仄,两边书架林立,堆满通俗书、教科书、旧杂志、漫画或碟片。十二月初,天气已很冷,店内都有取暖用的电炉,看着有点危险。苦于不识韩文,只好尽力搜寻汉字、日文、英文与图片,勉强识读。似未见有多少学术书或人文类书籍,最常见是各种普及版的《东医宝鉴》,还有朱子学一类的通俗书。有一家专门经营《圣经》,但也都是普通版。努力以翻译软件与店主交流,彼此都如身处默片,惜不能如昔时一般以汉文笔谈。有一家店内堆了不少古典文学大系、新近出版的植物图谱,似与我兴趣较为接近,遂以翻译软件多打扰了一会儿店主。对方非常和善,戴上眼镜,仔细看我手机的翻译,又在手机上输入韩文,交给翻译软件。
    问:您的店何时开张?答:1962年。
    问:您是否经营网店?答:是。
    问:经营状况如何?答:(笑着连连摇头)。
    问:这一带还有多少家旧书店?答:越来越少,大约还有十来家。
    问:我在寻找一些与朝鲜铜活字相关的研究书,不知能否为我推荐?对方追问:金属活字研究书?点头。对方答:(连连摆首)这方面的没有。
    比起仁寺洞旧书街,清溪川一带的旧书街兴起较晚。据此行新认识的梨花大学毕业的权妍姬姊姊回忆,在她读大学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清溪川一带的旧书店还很兴旺,有许多教科书及流行书籍。仁寺洞更是有一些专营古籍的书店,她常常去逛。但这些年网购日益发达,对清溪川的旧书店打击很大,很多旧书店都不再维持店面,而是仅经营网店。亲眼见此衰落景象,难免唏嘘,不好意思再打扰店主,遂躬身告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