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销售不好,慢慢地,新书就来得不太及时了。但尽管这样,每周还是有足够多的新书,其中也会有足够多的令人放不下的好书,比如上周新到的这本《如何以言行事》。 奥斯汀的这本名著十年前外研社出过它的英文版“Howtodothingswithwords”,我后来常用这个英文版在书店销售的案例来告诉我们的业务员:知识是如何可以转化为销售的,又,一个局部性的畅销品种是如何可以形成的。当然,这些经验在今天互联网折扣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已经作用不大了。 奥斯汀是牛津日常语言哲学的领袖人物,一位很重要的分析哲学家。这样的天才人物中常会有一部分人,他们就是与众不同的,不拿学院规范当回事。奥斯汀似乎也是。他还不像中国的黄季刚宣称“五十之前述而不著”,结果四十九岁就死了,他直接地就是“述而不著”,虽然照样名满天下(这在今天大约已不再可能)。而这本《如何以言行事》作为他生前唯一一部作品,还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讲座整理而成。 这本书其实1955年就出版了,但一直没有中译本,据说当年许国璋先生曾想将它译成中文,结果译了5页,就译不下去了。于是想读奥斯汀,就只能读英文本。当年外研社出了此书的英文本后,我们书店就要了很多,成堆地放在书店的最显眼处,一年下来,竟卖了几百本!记得风入松的王炜去世前一年来上海开现象学年会,邀了一群朋友来书店聊天,有邓晓芒、陈嘉映、高瑞泉、孙周兴……都是做哲学的,那次,一下就卖了几十本。 我后来也一直想出这本书的中译,曾经请过原来社科院哲学所的同事周昌忠译,但时间长了,我也不够认真,就没了下文,当时这本书离公版期还差5年。现在,商务终于译出此书,此书也到了公版了,就像是安排好的。 这是这本书在我这儿发生的一点轶事,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哲学著作,但它的内容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如何以言行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话,常常是“行事”的一部分,比如你说“我道歉”,这时,“我道歉”三个字便是你当下的行事,这类话语,被奥斯汀称作“施行话语”,它们虽然有陈述句的形式,却不能被看作是那种可以用“真”或者“假”来描述的话语。它的本质是一种行为。 我们可以再为这门纯粹的哲学找一点政治学的解读,来证明再玄奥的学问也是依附于日常生活的。奥斯汀在书中写道:“据我所知,在美国的证据法中,如果某个人说的话符合我们的‘施行式’,那么他说的话就被当做证据承认。因为这时,已经不仅仅是他所说的关于一些东西的报告,而应被看做他已做的一些事情,是他的一种行为。”如何?这便是语言哲学与法律设计的关系。 很显然,再深奥的知识也是用来“行事”的,这才是知识的本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