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教育出版数值化:融合出版的理性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伍江南 参加讨论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图书销售为852亿元,其中教材教辅销售约为500亿元。而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到2020年有望实现新的突破。教育出版数字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大有颠覆传统出版之势。作为在传统教育出版企业从业十余载、职场生涯依然路漫漫的年轻的出版人,对“互联网+”和教育出版数字化的现状,自然是密切关注和积极思考的。
    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至今,有两个主要趋势:
    一是以传统出版社为代表的阵营,囿于国企体制,在盈利模式不明确的前提下,不敢贸然投入巨大的资金。传统的教辅出版运作模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编、印、供、发等环节已经流程化。如果放弃原有的成熟运作模式来搞数字出版,不少出版人难有这个勇气和魄力。因此,大多采取在内部寻找几位年轻编辑,成立数字出版部,再建立以纸质教辅电子化+提供答案、录音、课件等为主体的数字资源库,并利用微博、微信、各大网店进行书讯和活动信息发布等。如此的平台架构,只能算是纸质内容的新媒体方式再现,或是增加宣传和销售的新平台,充其量是一种“姿态性融合”。
    二是以众多实力雄厚的品牌民营公司为代表,斥巨资进行技术引进和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致力于打造全网流程的在线教育,比如睿泰集团、哒哒英语等。
    不可否认,以上两种尝试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业内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但冷静思考,二者都没有达到教育出版数字化的理想状态——形成一条由内容提供、技术供应、渠道运营、衍生服务组成的融合出版完整产业循环的链条,而融合出版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的。本着“内容为王”“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笔者从四个方面,对融合出版的新业态提出思考。
    融合出版的基础:坚守内容品质
    无论是传统还是数字出版,售卖的都是内容。如果内容不合适或无益于师生,那么无论其载体和渠道有多么先进,其发展均不会长久。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进程,对内容质量提升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量”和“质”往往是成反比的。以现在流行的题库等数字教辅为例,为营造“海量”“更新快”的氛围,其内容来源往往具有自发性和匿名性,这在源头上就疏忽了对品质的把控;在信息的快速传播过程中,又具有强传播性和弱把关性。因为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信息取舍和编辑工作,这就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者”角色泛化,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传统出版有严格的质量把控流程,比如专家精心编排,内容精挑细选,系统性和针对性兼具,重难点明晰,各级审查机构定期进行质量专检等。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提出将传统出版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坚守内容品质,是一切融合的前提和基础。
    融合出版的核心:建立在教学规律和平台特征上的内容再开发
    融合出版最具诱惑的运营方式是实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种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教育出版的数字化绝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纸质产品的内容电子化。
    第一,深入研究教情和学情,研究消费者在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对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目前在校生都是在数字产品的熏陶中长大的,对于他们来说,也许纸质教辅上与时俱进的东西偏少,也许练习形式太过厚重,无法做到少而精。而且,国家新政对推荐图书的印张、定价也是越来越严格。对此,可视具体情况制作相应的APP应用,充分发挥其空间大、更新快、市场定价的优势。
    第二,配合知识点和数字化平台的特征,对内容进行形式创新。以英语学科为例,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每种能力的训练方式各异,对内容、载体有不同的要求。可以将语法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方便学生反复体会精髓;可以将英语情景设计成人机虚拟对话或Flash动画配音,并对使用者的口语予以测评和纠音;可以将教材主语篇或名人演讲制作成音频/听写/跟读;可以将高频词汇学习制作成动画记忆、竞技过关等。总之,对内容资源的优化与呈现方式的创新,是融合出版的核心,也是增值服务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