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tivations of "dou(都)" Licensing Free Choice 作 者:蒋勇 作者简介:蒋勇,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 原发信息:《当代修辞学》(沪)2015年第20155期 内容提要:Giannakidou & Cheng(2006)认为在“疑问不定词+‘都’”结构中,“都”能限定变量的范围,允准疑问不定词用于存在闭包语境。本文持不同的观点,提出显性—隐性限定说,指出:(1)“都”不具有限定范围的功能,它以总括义引导对疑问不定词的虚指义和任指义的辨识;(2)对无定任选和有定任选的识别依赖于最佳相关的语境假设;(3)起限定范围作用的是显性或隐性的限定语;(4)是否使用限定语取决于可及度。 关 键 词:任选词/浮现极性特征/无定任选/有定任选/存在闭包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项目编号为12BYY120)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词语极性特征的信息论研究”(项目编号为12YJA740031)的阶段性成果。 Giannakidou & Cheng(2006)认为在“疑问不定词+‘都’”结构中“都”标记范围的有定性。本文认为“都”不具有限定范围的功能。汉语和英语中任选词的极性差异表现在修饰语和焦点标记是否必须出场,这反映了不同语言对概念结构的凸显密度的差异。在肯定的叙事句、领属句和存现句中,英语的任选词后面通常必须添加限定语表示限定任意选择的范围,而汉语可以借助语境省略限定成分。汉语用“都”表总括,辅助和增强任选词的扩域功能,而英语的任选词后常省略总括词。 本文先介绍英、汉任选词的浮现极性特征和人们对不合格语句的病因的解释,然后介绍任选词的限定语的救活功能,综述人们对“都”的允准功能的解释,根据对立的经济原则提出显性与隐性限定说,分析“都”的贡献,最后得出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