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发现”父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未知 范玮 参加讨论

    “发现”父亲
    ----读房义军《我的父亲我的诗》有感
    1976年9月,房义军失去了父亲,是年,他13岁,悲痛之中的懵懂少年房义军不会想到40年后他会写一本关于父亲的书。当这本18万字的《我的父亲 我的诗》摆放于书案,房义军才发觉,父亲其实从来没有在他的生活中“缺席”过。每个人都有给父亲“写”一本书的愿望,这几乎是一种男人的使命使然。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灵来自母亲,而性格和命运则来自父亲,男人到了某个成熟的时刻,就会去寻找或者是“发现”父亲。
    《我的父亲 我的诗》当然地具备了双重意义,既在记录父亲,也是在“发现”父亲。
    记录一个人,就是记录一个时代,记录一个家族,就是记录一个民族。看清楚显微镜下的切片,才能把握整体组织,个体经验也同样共通着人类的经验。《我的父亲我的诗》,写的是作者的父亲,但又不仅仅是一个人父亲,不是一个家庭的父亲,而是一代人的父亲。这个父亲,与天下所有父亲情感上一致,他爱子女,爱家庭,爱学生,爱事业,爱国家┅┅但这个父亲又是脱离符号化的父亲,他有着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独立与怀疑精神,在时代的漩涡里没有完全迷失,他带着困惑向历史发问,是知识分子乃社会的良心的真实写照。
    我认同叔本华对历史的划分,历史分为种,一种是政治的、意志的时间;一种是智力的、思考的时间。《我的父亲,我的诗》,通过房燕卫先生一个人的境遇,重述了历史。很多人看这本书都感受很深,被深深吸引,通过主人公了解了那一段历史,历史像从纸上跳出来,生动、鲜活、逼真,除此之外,还能有许多崭新的获得。因为作者在在重述历史的同时,也进行了省察式的思考。一个人和历史的关系,一个人与时代的命运,面对这样的一本书,你不得不进行思考。这本书放大了看,一本时代之书,也是一本人类智慧之书。这本书往小了看,它提供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这个父亲是复杂的、矛盾的。一方面,他通脱、幽默,笑看一切;另一方面,他冷静、清醒,悲天悯地。实质上,他脱离了情感上的父亲形象,成为文学意义上的父亲,成为一个精神意义上的父亲。
    我要说这本书对我个人有一个深刻的启发:《我的父亲 我的诗》中不难发现,房燕卫先生一生的经历,不乏困苦、战乱、运动与动荡的岁月,他在不断地承受生活之重,从未改变的是他对家人、学生的爱以及投身报国的信念,爱与智慧是他的生命凭借,爱与智慧是他的一对翅膀,他以此来对待身处的世界。老人的爱与智慧也赢得了民间的爱戴,他们发自内心的去传播他,甚至去“神化”他,一个人去世后,仍然被民间记忆着、“神化”着、“传说”着、塑造着,那他就没有死,他一直活着。为什么会这样?这仅仅是对一个好人的纪念吗?我觉得不是,起码不完全是,与其说怀念,不如说需要,民间需要这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经常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民间有民间的信仰方式,我当然不是说房燕卫先生是民间信仰的神,而是说他作为爱与智慧的化身一直被民间尊崇。放到今天讲,我们如何来面对狼奔豕突的生活,至少不应该去苟且,我们应该学会用爱与智慧去抵挡。面对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心不再安稳,会起各种妄念,心灵会跟着妄念乱跑,“爱与智慧”能把乱跑的心拉回来。
    我再说一下这本书的写作。
    在写作的层面,这本书最厉害之处是它的“叙述”。读这本书,会忽略掉叙述者的存在,仿佛这是一本没有作者的书,或者说,这不是一本“写作”出来的书,而是一本天然而成的书。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本书太会说话了,叙述与内容很“搭”调儿。说的是明白话,机灵话,透彻话,在理的话,有道道的话。关键是它不装蒜,如话家常,却说透世道人心。这本书,既能引人入胜,又能发人深省。
    房义军是诗人,以前出版了几部诗作,现在出的可以说是“话作”,不得了,一比,就把他写了几十年的诗给比下去了。
    作者简介:范玮,山东省东阿县人,业余写作,主要致力于小说创造,小说曾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学刊》《中华文学选刊》选载,多篇作品收入各种作品选集,曾获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等奖项,出版有小说集《刺青》。系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第二批签约作家、齐鲁文化之星、聊城市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