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音学 >

汉语语音音节本位辨正(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3 《东方论坛》 史冠新 参加讨论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实际上并不难,关键就在于必须彻底贯彻音节本位教学法的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音节是汉语语音教学中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小于音节的单位不予单独示范发音。
    如上文所述,在自然的言语活动中,我们没有机会习得小于音节的单位,也没有机会使用小于音节的单位,在汉语中音节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最小最基本的语音单位。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后天学不会比音节小的语音单位,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我们掌握了发准o,ong的能力,这个能力在实际言语活动中也没有使用的机会。所以如果在教学中强行使用,那不是画蛇添足,简直是给蛇做鞋子:蛇没有脚,做鞋子没有用;既然没有脚,怎么知道该做什么样的鞋子?
    第二、所有音节都采用直读法,没有拼读(所谓的“二拼”或“三拼”)这一环节。
    一旦使用传统的拼读教学方法,就不可避免地陷入用多个音节拼出一个音节的泥淖。反观当今世界所有的拼音文字,未见有像汉语拼音这般拼读者。音素拼音文字以英语为例:long(长)没有人会拼读为le-ong long,gang(帮派)也没有人会拼读为ge-ang→gang;音节拼音文字以日语为例:为便于学习假名,日语给假名加注了罗马字,如か(ka)、く(ku),但在日语教学中,都是直读为ka、ku,不可能出现ke-a→ka、ke-u→ku这样的拼读。汉语拼音方案虽然不是一种真正的文字系统,但也是按照音素化的拼音原则来拼写普通话语音的,理应遵从所有拼音文字的读音规则,废弃“拼读”这一环节。另外,汉语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调贯穿整个音节,就如一张纸的两面相互依存。如果采用“二拼法”或“三拼法”,声调搁在哪个部分?事实是,不管搁在哪部分,都把这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强行割裂开来。
    应该说明,这么多年来已经有人注意到“二拼法”“三拼法”存在的问题,设想出一些改良措施,如声母要用本音,“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再如,拼音时,发音器官先做好发某个声母本音的姿势,然后在发这个声母本音的同时把要相拼的韵母一起念出来。[3](P74)遗憾的是,这样的描述,不用说一年级小学生、外国留学生不可能理解,就算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无从把握。至于说声母的“本音”,更无法获取,除非再回到“呼读”的老路上去。可以说,这些改良措施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音节本位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4.1 第一步,先教能自成音节的单韵母a、e、i、u、ü
    这一步至关重要。传统的拼读法总是从声母开始教学,而示范声母发音必然要加上一个韵母组成bo、po、mo、fo这样的音节才能进行。这势必误导学习者错将加韵母后的读音当做本音,b-ai成了bo-ai,导致试图用多个音节拼出一个音节的错误。
    之所以先从这5个单韵母开始,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
    1、单韵母发音时开口度自始至终不变,相对来说容易把握。
    2、这5个单韵母分属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能够满足与发音部位不同的各组声母的匹配。
    3、它们都自成音节,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4.2 第二步,再引入各组声母,从这5个单韵母中找到与之具有拼合关系(能组成实有音节)的那些韵母配对儿直读
    b、p、m、f+a/i/u直读为ba/bi/bu、pa/pi/pu、ma/mi/mu、fa/fu:
    d、t、n、l+a/e/i/u直读为da/de/di/du、ta/te/ti/tu、na/ne/ni/nu、la/le/li/lu;
    g、k、h+a/e/u直读为ga/ge/gu、ka/ke/ku、ha/he/hu;
    j、q、x+i/ü直读为ji/ju、qi/qu、xi/xu;
    zh、ch、sh、r+a/e/u直读为zha/zhe/zhu、cha/che/chu、sha/she/shu、re/ru;
    z、c、s+a/e/u直读为za/ze/zu、ca/ce/cu、sa/se/su。
    因为这些新组成的音节中的单韵母在“4.1第一步”已经学会,如果反复直读这些音节就可以体会并掌握单韵母之前的声母的发音。这一环节实际上是训练各个声母的发音,可根据实际需要、各声母发音的难易设计不同的训练强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