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建构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突出特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研究文学及文论,探索文学的本质、特征、规律及文论建构状况,使之系统化、体系化。中国当下正值大规模社会转型时期,文学及文论状况较前出现了很大变化,大量新问题有待求解,这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建构提供了广阔空间。30余年来,在如下问题研究中取得进展: 1.文学的人学研究 人的问题在近年来的社会转型中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首先表现为人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展开,上世纪初现代性启蒙中便尖锐提出但并未进一步解决的人的问题,以新的矛盾形态反映出来。其中包括:人与传统伦理的关系——在传统伦理中人是充分的伦理之人,亦即被伦理所“吃”之人;人与西方个性人的关系——西方历时多年的现代性的自由、平等启蒙,在复杂的历史演进中使人被片面化为个性人,亦即被个性所食之人;人与科技的关系——基于科技发展的工具理性不断使人为科技所役,人在不断发展的科技中不断沉沦,人为科技所使用,人成为科技所食之人;人与物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快速繁荣使人失身于物,甚至于失身于物的幻象,因此人为物所奴役,成为为物所食之人。以上四种形态近年来愈加复杂地纠葛在一起,使人的生存充满矛盾与压抑。 文学如何表现人,如何表现处于复杂矛盾纠葛中的人,在这样的表现中对人产生的意义是什么?这类问题成为文艺学亟待求解的人学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陆贵山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立论,他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六个方面的经典论述,引申出关于人的六种本质性关系,并进而搭建马克思主义文艺人学的框架体系。他对这一框架体系概述说:“人和文的质不是单纯质,而是系统质。人论和文论的系统质存在于所归属的家国之中,即所栖身的多维的、多极的、多层的、多面的、多向的和有机的、有序的、既和谐又对峙、既统一又倾斜,既悖立又互补的网络系统之中”⑩。他把这样的构成人并由人构成的网络系统分为母元网络系统和关系网络系统两个层次。(11)陆贵山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建构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人学框架体系开阔恢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又是从中国社会变革及文学发展现实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 这段时间里,钱谷融、王蒙、刘锡城、钱中文、杜书瀛等先后对文学的人学问题进行探讨,主要集中于文学作品,即文学作品必须以人为对象,以人性为基础。如钱谷融认为,在文学领域,“一切都是为了人,一切都是从人出发的”,“一切都决定于作家怎样描写人、对待人”。(12)钱中文从人物性格及典型构成要素谈人性共同形态的重要性,指出“在生活中,人性是以现实的人所固有的各种具体的生活形态表现出来的,在文学中,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人性的共同形态的反映,既然人性的共同形态是现实的人的特征和现实关系的组成部分,那么,对它们进行合情合理的描写,则是文学审美反映,生活的完整和丰富的必然要求”(13)。杜书瀛主要从文学创作论谈人学在文学中的特殊体现,强调了文学中人的对立统一性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感性与理性、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是这种性质的具体化。(14) 社会转型期间发生的人文精神讨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人学研究在人的问题上有着深刻联系,这既是研究者对于人的理解的深化,又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解与现实理论转化的深入。同时,在文艺学人文精神讨论中,又体现出研究者们对于当下社会转型期人的命运及生存状况的关怀。 2.现实主义与典型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主义及典型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冷而热又由热而冷的蛇形线过程。 现实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被冷淡的原因几乎已是众所周知,那就是现实主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极端政治的极端运用。至于现实主义研究的由冷而热,则在于对政治化的现实主义的批判,及现实主义真实性的重新解释。重新解释在1980年代文科教材建设中得到井喷式的突进,就这一突进的哲学根基而言,当时的文艺学理论研究仍坚守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础,由这一基础,现实主义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个探索延续10多年时间,问题集中在现实主义内涵及特征、现实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真实性,以及现实主义批评标准等几个方面。这段研究形成较大影响的学者包括蔡仪、李泽厚、蒋孔阳、童庆炳、杜书瀛、钱中文、王向峰、陈望衡、狄其骢、吴元迈、何西来、朱立元等。这一热烈研究在以下几点有所深入:其一,把现实主义更明确地纳入历史范畴,认为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现实主义;其二,对现实主义的批判功能作了强调和阐发;其三,对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即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其四,拓宽了现实主义哲学思路,从认识论拓展为实践论、本体论,以及后来的生态论;其五,对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包括观察与提炼生活的方法、性格分析的方法、细节表现的方法、典型化的方法、表现倾向性的方法等等均有所深入。现实主义研究热潮延续到上世纪末,借新写实主义又有了一段回热,这一回热到2006年仍然被朱立元等感受到,并对前景作出乐观评价。(15) 现实主义研究热情近几年来又由热趋冷,以致在一些代表性教材中,曾经被集中阐发的现实主义,或者被悄然删去,或者被归入别的论题,或者寥寥数语一带而过,我专文讨论过这个问题,称此为现实主义的文艺学淡出。应该说,现实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淡出,是一个须予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重要问题。这是因为,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而言——如前所述,尽管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体系性问题多有争论,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严密的思想体系性,学界是有所共识的。在这一思想体系中,辩证唯物论是其根基,由此合乎逻辑地生发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历史论、发展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论,以及文学艺术论。这是一株枝叶繁茂的理论之树,支杈错综勾连,又一以贯之。就这一思想体系而言,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论的现实主义论说,占据着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见于文学艺术论的枢纽位置。它是上面所说认识论、实践论、历史论、发展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论等在文学艺术论中交错凝聚的枢纽性范畴。这一范畴的文论枢纽性可以概述为四个方面:其一,现实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论的原则性体现,它求解着文学所以是文学这个根本性问题,文学理论的其他问题都由此生发并获得各自的理论序位,即它原则性地体现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类本质属性。其二,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即文学功用论或功能论,这是文学意识形态本质论通过现实主义对于文学的社会实践性延伸,在延伸中意识形态本质论现实社会化,文学则因之而功能化。其三,从文学发展论角度看,文学意识形态本质论及社会功能论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基础上,通过现实主义对于历史必然性所作的形象揭示,勾勒着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其四,就文学批评论而言,现实主义是文学理论的实践层面,它使文学的基本主张实践化为可供批评的标准,又使各种理论观点在批评理解与批评阐释中化为作品的分析批评过程。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现实主义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见于文学艺术论中的枢纽意义,是没有理由不被思想体系地坚持的,除非对这个思想体系本身予以否定。 尽管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与原则,在具体阐发与运用中,出现过简单化、绝对化或本质主义的失误,但那是失误的问题,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论的问题。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中,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其经典价值已凝聚为深刻的历史价值。而就当下文学实践来说,文学商品属性的膨涨、文学娱乐功能的夸大,使得现实主义创作在其切近生活和发挥深刻的批评力量方面,获得为时代所热切召唤的意义,现实主义问题也成为亟待在新的时代状况下深入研究甚至重新研究的理论问题。然而,现实主义却被文学理论研究淡出了。究其原因,除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性缺乏深刻理解与有力坚持外,从根本上说,还是文学精英意识在大众市场压力之下的消解。 3.文学的艺术生产论研究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出:“艺术等的特殊生产方式,都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6)这一论述,因中国当下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繁荣对文学商品属性的强力激活而获得实践性关注,并通过实践性关注转入理论的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文学领域的精英群体获得了自慰性解释,后起的文学新贵也在这里有了自证的根据。当然,经典作家的艺术生产说不是就文学艺术的实用功利价值之商品属性而言的,它的核心意蕴是揭示艺术生产像各种其他生产一样,离不开社会对于生产的需求。这突破了文学价值就文学自身进行评价的俗套,将之纳入文学与接受需求关系体中,又使得接受美学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引起关注有了理论根据。 对马克思主义文论艺术生产论较早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考的是何国瑞主编的《艺术生产原理》,该论著以马克思“人是生产的动物”为立论根据,向艺术生产论展开,把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概括为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三个方面。其艺术生产理论的核心是认为文艺在人与环境的永恒矛盾中发挥心理调节作用,提出文艺的接受本质是人们的“心欲”亦即对于思想、感情的需求。《艺术生产原理》对艺术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并在文学理论与文艺活动间找到了“生产”这一接洽点。 王向峰对于艺术生产论的探索集中于他对《巴黎手稿》的研究成果《手稿的美学解读》中。他的思考围绕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展开,即是说:“任何时代的精神生产,都不可能离开该时代的物质生产”。(17)他分别从“物质生产条件对艺术生产的形态制约”“社会分工对艺术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对艺术生产态势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艺术生产论的论述。进而,王向峰对艺术生产的主体特殊性与对象特殊性进行阐发,认为主体特殊性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主体自由”“审美综合心理的效用”“艺术生产需要才华、感悟与艺术传达力”(18)。而对象特殊性则有三个标志,即要将物质存在对象转化为形象形式、要在对象中突出强烈情感、要使对象本身传达出人的精神。(19) 陆贵山对艺术生产论的阐释,围绕“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这一马克思经典论述展开,确认在这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中马克思所提出的“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西方最主要的推动力”这一论断。(20) 应该说,这一时期艺术生产论的研究,虽则引发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学实践现实,但其深度研究并没有在现实实践展开中有更大推进,更多的还是对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理论理解与阐发,即还主要是“解读”性的。 4.全球化与文学民族性研究 全球化进程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而现实地展开。如何理解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意义,以及如何在全球化中坚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民族性研究成为时代课题,童庆炳、陶东风、南帆、陆贵山、朱立元、周宪、姚文放等都作过有深度的研究。 童庆炳在他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中设专题阐发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问题;陶东风在他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就全球化中文学与民族身份问题进行专论;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所著《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中专章论述文学与民族关系问题;陆贵山在专著《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就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性立论;姚文放在专著《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不仅基于全球化语境集中阐发文学传统重建问题,而且专章分析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这一理论话题。 在上述这些研究与论述中,大家都从不同角度引申(直接或间接的)马克思“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1)这一见解,共识性地认为全球化作为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改革开放国策已不容回避地在中国展开,形成无所不在的语境并无所不在地规定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与理论活动。在这一语境中,既要积极主动地接受这一进程,将之作为发展契机,又要意识到其中的危机,保证国家与民族的自主发展。这见于马克思主义文论,即文学及其文论如何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在全球化进程形成中国特色。对于这一问题的共识,如姚文放所说:“必须承认这一事实,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不可遏止、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当今文学所处的一个总体语境,也是考察当今文学的一个基本前提”(22)。而由此带来的理论意识的转换,即由先前对于西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简单化理解、崇仰性追随及削足适履式套用,转换为对于西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境性理解及中国文论的主体性接受。这一理论意识的转换,又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中获得坚实的理论根据。 除了以上列举的四个要点之外,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文学基础理论方面也有所探究,如文学政治论、文学伦理论、文学形式论、文学历史论、文学批评论等。这类研究的全方位展开,使境遇尴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了活力。这证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充满可以激发的力量,亟待探索的是怎样对之进一步激发与深入。 参考文献 ①丁国旗:《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一点思考》,载《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页。 ②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30年》,载《新中国文论60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页。 ③《钱中文文集》第二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95页。 ④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⑥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41页。 ⑦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自序第4页。 ⑧《陆贵山论集·文艺理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786页。 ⑨曾庆元:《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回顾与反思》,载《新中国文学理论50年》,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⑩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11)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12)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文艺研究》1980年第3期。 (13)《钱中文文集》第一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14)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40页。 (15)朱立元主编:《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班,第5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17)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18)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19)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20)《陆贵山论集·马列文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6页。 (22)姚文放:《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