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始见于西周的第一人称代词,这就是“卬”,作主语或宾语,数量较少。如: 樵彼桑薪,卬烘于堪。(《诗经·小雅·白华》) 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尚书·大诰》) 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尚书·大诰》)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吾”,疑母鱼部;“卬”,疑母阳部。二者可能有同源关系[10]。东周以后“卬”逐渐消失。 对于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数量繁多、用法复杂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可大致归结为格位说和非格位说,各有所据。王力是主张“格位说”的。他认为:“不同音的两个人称代词同时出现在一部书里,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同一篇文章里,甚至在同一个句子里,‘吾’和‘我’(或‘吾’和‘予’)同时并用,或‘汝’和‘尔’同时并用,就不能归结于时代不同和方言不同。如果说毫无分别的两个人称代词在一种语言中(口语中)同时存在,并且经常同时出现,那是不能想象的。”[7]5657 王力所言的“同时并用”是客观存在的。当这样并用时,如果是不同的语法位置,第一人称代词总是显示出比较清楚的“格位”对立。这种现象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例如: 甲戌卜,王:余令角帚叶朕事?(《合集》5495) 这一例,“余”作主语,“朕”作定语。 这种情况西周时期也常能见到。例如: 东周以降,也有类似情况。例如“吾”和“我”同时并用,如果面对主语和宾语,则一般是“吾”作主语而“我”作宾语;如果面对宾语和定语,则一般是“我”作宾语而“吾”作定语。例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