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元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指出:“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已经有了对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的朴素认识。18世纪法国哲学家 Etienne Bonnot de Coodillac 提出动词的屈折形态是由独立的词变来的,这是西方最早的语法化学说。“语法化”跟语言的演变相关。时至今日,“语法化”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研究实词如何虚化为语法成分,还考察篇章成分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和构词成分(沈家煊1994:17-18)。本文试图揭示,无论语法化发生于哪个语言层面、无论其发生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其发生机制有哪些,都涉及人类的一个基本认知特征———在语言识解中建立结构-边界统一体的完型认知倾向。语法化过程中发生的结构重组是结构边界移动的结果。边界移动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认知动因,可以统一解释语法化过程。 2.语法化的内容 “语法化”一般指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我国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沈家煊1994:17)。“虚化”主要是指词义的变化由实而虚,在西方的研究中称作 semantic bleaching 或 semantic attenuation,包括实词虚化为功能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虚化为区别词、副词,名词虚化为量词、方位词,动词虚化为副词,副词再虚化为连接词和语气词。比如,“中”本是方位名词,常后附于其他名词并逐渐粘着和定位,成为方位词,逐渐虚化为时态助词,再如:庙在山中→位置居中→属于华中→躺在家中→在心中→在运行中→正营业中→热卖中(张谊生2010:12)。但从当下语言学界的研究来看,“语法化”的范围不仅仅限于虚化,Hyman(1984:67-85)曾把“语法化”界定为语用法(Pragmatics)经过约定俗成变为语法的过程。因此语法化除虚化外还包括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如主语和宾语这样的语法范畴以及主格和宾格标记这样的语法成分的产生过程(沈家煊1994:17)。目前不少学者倾向于主张语法化在语言各层面都有表现,从分析型的句子结构变为粘聚型的句子结构,从双小句复句变为紧缩句(江蓝生2005),小句等句法成分乃至语篇成分凝固化、关联化,都是语法化现象,因此语法化研究可以扩展到格式。例如,“话是这么说”本来是语篇中的言语小句,正逐步凝固化、关联化为一个表转折关系兼委婉情态转折性的固化短语(张谊生2010)。Evans&Green(2006:710)认为,语法化是集成过程即两词合并的过程,如现代英语中的派生词缀-hood、-dom和-ly 就是分别从“情况”“状态、范围”和“身体、相像”演变而来,如:cild-had‘condition of a child’→childhood、freo-dom‘realm of freedom’→freedom、man-lic‘bodyof a man,likeness of a man’→manly。可见,词汇化也被纳入语法化研究。无独有偶,汉语研究也常将短语词汇化看做语法化过程(张谊生2010)。 3.语法化动因研究 当代语法化理论是功能主义取向的(Harris1995),但近年来形式学派也将语法化研究纳入其历时句法研究之中(Haspelmath1998)。关于语法化动因的探索异彩纷呈。就认知语言学而言,有如下一些观点。 3.1图式化观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化是语言变化的产物,是语言运用的创新。一个语法化单位经历的演变过程,其实质是一个语言单位的形式-意义配对经过形式-意义再分析从具体化到图式化转移的过程(Evans&Green2006:708)。语义虚化或弱化是意义丧失的结果,或者说是实在意义向图式意义转化的结果,例如古英语中的实义动词到现代英语中情态助动词的演变就是如此。在由实义向图式义演变的过程中,一系列相关意义或用法可能会并存,Croft (2003:262)把这种现象称为“分层”(layering),比如 that 的4种功能在现代英语中并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