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的复兴奇迹 ——我读《中国国情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清华大学胡鞍钢和鄢一龙的新作《中国国情与发展》,以10年教学积累的深厚学养,为读者提供了中国国情与发展的系统解读和丰富资料。 国情对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举足轻重,但要真正认识理解一国国情绝非易事。本书作者把中国国情比喻为一部天书,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在作者看来,中国国情的复杂性源自5方面要素的共同作用,一是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二是幅员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大国特征,三是快速多重的经济社会转型,四是现代化落伍者的赶超效应,五是非传统非西化的发展道路。如何理解认识中国国情?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框架,就是要深入认识和了解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在这一点上,作者基于被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原创性的工业化理论,着重研究分析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发生连续变化”的基要因素或战略性因素。依照这样的分析框架,本书构建起了国情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从自然国情与发展、人力资源与发展、经济国情与发展、公平与发展、中国与世界5个篇章入手,深入讨论中国国情对中国发展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尝试从有机的、动态的、系统的角度来探寻中国发展的逻辑。 为了探究国富国强的奥秘,古今中外众多理论家、政治家不懈思考、著书立说。本书作者提出了两个重要判断,一是中国国情的特殊论,即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在作者看来,现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特殊历史大舞台,她所留下来的历史记录、历史经验、历史经历、历史实践,既同于又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也既同于又不同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二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创新论,即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不断的、全面的创新。本书作者认为,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源自发展道路的创新。这种创新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总道路的创新上,也体现在农业现代化道路、工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现代化道路、健康发展道路、教育现代化道路、科技现代化道路等具体道路的创新上。对于特殊论和创新论的系统解释分析,全书用洋洋73万字和200多幅图表,从千年大尺度、百年中尺度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上给出了森林式、全景式的答案。 中国是世界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又是学术界最大的研究源泉和平台,还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社会实践。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研究中国,就是拿中国作中心,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置身于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时代,中国学者应当担负起研究中国发展问题、总结中国发展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重任。从《中国国情与发展》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独特的国情、创新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学术研究提供了无比丰厚的资源,也为创新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提供了精彩绝伦的学术研究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