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基于用法”的语言观及语法教学中的三对关系(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教学与研究》 武和平 王晶 参加讨论

    根据“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语言学习者最初接触的是个别的语言实例,而出现频率较高语言单位逐步形成语块,进而从中抽绎出带有规律性的语言构式和抽象程度更高的语言型式。语言习得就是由低层次的型式再到抽象构式的渐进过程,而语言的规律性特征便是在此过程中自然出现的(Tomasello 2003;Ellis & Larsen-Freeman 2009;王初明2011;武和平等2011)。如下例所示,“来”与“起来”属于传统语法中的词汇现象,而“V起来”和“V起来AP”却是传统上需要语法教学处理的范畴。但“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则把“V起来”及“V起来AP”及“V起N来”看作具有整体意义的语块,其意义虽然与“来、起来”相关,但与动词V及AP结合以后,成为一个抽象程度更高的完整的语言型式,其结构形式和意义随着出现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变得明晰,更易被学习者掌握。例如:
    (6)来 起来 站起来 开起来很快 开起车来
    上来 哭起来 用起来很爽 喝起酒来
    进来 想起来 卖起来很快 说起相声来
    飘来 绑起来 装起来很难 比起你来
    迎来 勾起来 吃起来很软 刮起风来
    看来 联合起来 闻起来很香 抹起眼泪来
    词法和句法的一致性在汉语言中表现更加突出。我们知道,汉语言中的组词规则、词组规则和句法规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赵元任(Chao 1968:328-329)、朱德熙(1982:32)和沈家煊(2006)都曾注意到汉语复合词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关系一致的,都可以分为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和联合式五种。而生成语言学派也发现汉语复合词构造的原则与参数与短语及小句的原则与参数是一致的(如Tang 1993)。
    如果语法和词汇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词汇和语法处于同一个语言符号连续统中,那么,词汇和语法的习得机制和处理过程将更趋一致(Bates & Goodman 1997),我们需重新审视语法即规则的思维模式及相应的教学模式,需要从词汇教学的方法中汲取养分。Michael Lewis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首创了词汇法(Lexical Approach)。他认为“语言由语法化的词汇组成,而不是由词汇化的语法组成”(Lewis 1993:34)。该方法将词汇和语法融合起来,词汇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词语学习,而是有着某种特定模式、兼有一定语法规则、适用于不同环境而又有特定意义的语言板块的学习。教师不应在课堂上一味单纯地分析语法现象,而是倾向于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词汇的组合,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和重复等手段,提高学生成功“组装”(chun-king)语言的意识和能力。词汇法对孤立、零碎的词汇和语法进行了整合,学习者通过对词块的整体提取和整体使用,避免了语篇中的逐词输入、逐词输出的现象,减少不合规范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和地道。
    近年来,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打破语法—词汇二元模式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杨惠元(1997)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强化词汇教学、淡化语法教学”的主张,吴勇毅(2004)倡导语法教学应走“语法词汇化”的路子,李如龙、杨吉春(2004)主张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李晓琪(2004)针对长期存在的“语法和词汇分家、语法和语境脱离”的流弊,借鉴词汇法的教学理念,主张建立以虚词为核心的词汇—语法教学模式,强化词语搭配和语块的教学。陆俭明等人则尝试打破传统语法教学因循的“主—谓—宾”、“施—动—受”教学思路,从人类认知和语言共性的基础出发,提出“构式—语块”教学法,并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证研究证明,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语法教学方法(陆俭明2009;苏丹洁、陆俭明2010;苏丹洁2010)。
    “基于用法”的语言思想正在颠覆着传统的语法观和语言教学观。形式和意义、知识和技能、语法和词汇,这些传统上看似界定明确的范畴之间的边界也需要重新审视。这些思想为我们的语法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策略选择,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师利用个人的专业知识,自主决策或选择适合本地教学情境的语法教学策略和方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基于规则”到“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转型,要求教师扩大视野,博采众长,不囿于一家之说,丰富自己的语言和语法理论资源,反思自己的语法教学实践,大胆尝试不同的语言教学策略,探索语法教学的新途径(周小兵2002)。
    本文仅就国内外学界目前在语法教学语法观方面的三对概念的立场和观点进行了梳理,而在语法教学实践领域,同样存在着一些需要厘清的关系,如归纳与演绎、显性与隐性、输入与输出、互动与反馈等等,囿于篇幅,我们将另文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