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内隐认知:沉浸式语言教学的主要认知机制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 郭睿 参加讨论

    内隐认知是指无意识参与、自动起作用的一种认知机制。沉浸式语言教学中学生对目的语的掌握呈现出无意识性、自动性和非直接目的性等内隐认知的特征。内隐认知是沉浸式语言教学的主要认知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全方位的目的语环境,创设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学材料,以及注重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等,以提高沉浸式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简介: 
     
    郭睿,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 
    相关信息: 
    本文为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美国中小学汉语沉浸式教学模式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13GH02)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口语能力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AZD113)成果。本文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崔永华教授指点,谨致谢忱! 
     
    作为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隐认知是指无意识参与、自动起作用的一种认知机制。相对于研究较为充分且有逻辑性和目的性的外显认知,内隐认知上世纪60年代才受到学界关注,但很快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它不仅为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人类认知能力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我们探讨沉浸式语言教学的认知机制打开了一扇窗。 
    沉浸式语言教学①(Immersion Language Instruction)是一种不但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本身,而且还用目的语教授其他学科内容的一种语言教学模式。它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因效果突出迅速被美国及其他国家所借鉴。国外有关沉浸式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一些研究报告和上升为理论形态的教学模式(如Genesee 1985)。国内有关沉浸式教学的研究文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对加拿大等国家沉浸式教学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翁燕珩1999;强海燕、赵琳2000;袁平华2011;张宙2012等);另一类是对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实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等(刘祥福、蔡芸1997;赵琳2004;刘亚玲2009等)。在笔者看到的国内外文献中,仅有少数文献在理论部分提到了沉浸式语言教学的认知机制,有的说是对母语习得的模仿(翁燕珩1999),有的说是语言输入假设(袁平华2011),但都没有展开。可以说,这个问题还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引入“内隐认知”这个概念对沉浸式语言教学的认知机制进行探讨,并据此对沉浸式语言教学的基本要素进行设计,以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于内隐认知 
    2.1 内隐认知的构成 
    综合有关内隐认知的研究(杨治良等1997;张兴贵2000;陶沙、李蓓蕾2002等),可以明确,内隐认知主要包括内隐学习、内隐记忆、内隐感知、内隐思维和自动化等领域。②其中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是内隐认知的最主要部分,其研究也较为深入。 
    2.1.1 内隐学习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eber(1967)提出来的,指无意识、自动化地获得规则的认知加工过程,即人们既没有意识到规则是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规则是如何掌握的,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与之相对应的是外显学习,即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学习知识、掌握规律,并对环境作出适当的反应。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发挥协同效应,使人们得以获得复杂的知识(Mathews et al 1989;吴国宏、李其维2001;郭秀艳、杨治良2002)。 
    内隐学习最突出的特点是无意识性和自动性,其次是概括性、理解性、抗干扰性和稳定性(Reber 1993:88-123;杨治良、叶阁蔚1993)。 
    2.1.2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情况下,个人过去的经验或学习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与之相对应的是外显记忆,即对先前信息的有意识回忆。虽然性质不同(内隐记忆通常与活动、情境和习惯化密切相关,外显记忆是联想性的,总是与已存储的信息相联系),但两种记忆类型在具体任务中协同发挥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主要有无意识性、自动性、稳定性、对感觉通道和刺激表面特征的依赖性(Graf&Schacter 1985;杨治良1991;杨治良等2012:196-200;张兴贵2000;李林、杨治良2004)。 
    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比如都具有无意识性、自动性、稳定性等特点),而且在认知过程中是很难分开的;区别仅在于前者侧重于获得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结构属性、规则和规律等知识,后者侧重于获得单个事物过去经验的效果。因此,很多学者(张兴贵2000;陶沙、李蓓蕾2002)都把二者置于内隐认知的大框架中统一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