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道的”与“不知道的”对比 在“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引导的分句里分别使用“是”和“(还)以为是”,构成了“知道者”和“不知道者”两类人的对比。据观察,事实上也可能并不存在“知道者”和“不知道者”,是说话人自己从“知道事实或了解真相”和“不知道事实或猜疑⑤”两个角度来感知同一个人或事物、动作或事件,因此“是”和“(还)以为是”的使用也可以说是构成了两种感知角度的对比。例如: (30)知道的是超市甘蔗优惠,不知道的还以为丐帮开会。 这里描写的场景是:超市甘蔗大甩卖,顾客蜂拥而至,争相购买,人人手里都举着挑选的甘蔗,等待结账。顿时超市里甘蔗林立。言者是从“了解真相”和“不了解真相”两个角度,将这一景象感知为“丐帮人人手持讨饭棍在开会”。 (二)“是”与“以为是”的对比 如前所述,“知道的……不知道的……”复句里后一分句的谓语动词“以为是”的“以为”必须出现,不能省略,这就构成了“是”与“以为是”的对比。如果后一分句里的“是”省略了,便成了“是”与“以为”的对比。例如: (31)知道的是拆迁,不知道的还以为暴动呢。 “拆迁”是事实,“暴动”是不知道者的想象,即主观上将“拆迁”想象为“暴动”。因此,这里的“是”表达对事实做出的客观判断; “以为是”或“以为”表达一种有预设的主观判断。这样的对比可以说是客观判断与带有预设的主观判断之间的对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