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语 描写语法、语料库语言学等的兴起,深刻揭示了处于传统的“合语法”、“不合语法”的过渡地带或两者以外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人们看到了合语法性问题的复杂性,许多语法学家开始觉醒,意识到需要重新审视、分化或细化传统上的这一组概念,对待合语法性问题不能简单化。认知语法(含构式语法)的兴起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合语法性下面以往被隐匿的一个侧面:超语法性。基于“使用”的构式语法派使得这一侧面转到了语法学家的正面视角,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Fillmore et al.(1988[50])等的语法研究以语法习语为突破口,从构式语法的理念出发,奠定了语言形式的合语法性三分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从一个视角正式提出合语法性的三分法,引入三个鼎足而立的相关概念:合语法、不合语法和超语法。语用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兴起以后,超语法得到重视。语法学家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对句法特异现象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对超语法现象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三者的确立,对于进一步认识语法的本质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对具体语法研究有推动作用,也将对普遍语法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和新的视角。 当前,就汉语语法研究而言,近10年来学者们已经考察了一些很有特色的超语法个案(吴长安 2007[51];李文浩 2009[52];李宗江 2009[53];陈满华2009[54]等),这样的个案研究仍然有必要继续进行;随着个案描写的深入,对汉语里超语法的综合研究将成为一个诱人的课题。另外,语法上的超语法现象和修辞上的超常用法密切相关,甚至有融合、转化的情况,超语法现象也离不开语用视角的解读,因此,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要求语法学家和修辞学家、语用学家应该具有强烈的跨学科意识,打通研究,实现语法学和修辞学、语用学的真正渗透和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参考文献请参阅《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1卷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