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普通话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规范标准(2)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华语桥 田小琳 参加讨论

    (二)
    话又说回来,如果词汇部分总是处在一个大动荡中,我们使用语言这个工具就会感到很吃力,很麻烦,为什么我们并没有这个感觉,尽管新词新语在产生着,我们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仍然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呢?
    那是因为语音系统、语法系统在一个很长的阶段都是相当稳定的,就是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和一般通用词、专业词的大部分也都处于相对的静态之中。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现代汉语的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3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8年印刷),反映了现阶段词汇的静态,共收字词6万余条。
    这部词典1978年出版第一版,1994年的 “修订说明”中指出:“自本词典出版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有演变,一些语词在运用上有了不少变化,并有不少的新词新语产生。为了适应读者需要,词典编辑室在搜集的几十万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次修订”。修订后的词典,增加了新词新语,比如注明从方言词中吸收的“巴士、的士、打的、冲凉、靓女、靓仔”,以及“塞车、打工、打工仔、白马王子、白领、蓝领、炒鱿鱼、大锅饭、铁饭碗、倒爷、倒儿爷、大款、大腕、飞碟”等等。可以认为,新修订的《现代汉词语典》对于新词新语、新义都采取了相当开放的态度,也说明了词语的规范不能太严,太较真儿。
    如果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普通话的规范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已提供了丰富的储备,实际上,我们如果能掌握其中的三万多条词语,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这本词典为各级的普通话测试提供了词语的规范,其中对于轻声词、儿化词的描写,也为学习和教学作出了答案。
    普通话词汇的静态特点,还表现在所有词语包括新词新语都要遵守词汇的内部规律。所谓内部规律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第一是构词的语素以单音节语素为基本形成,语素库中的单音节语素,念出来的是一个音节,写出来是一个字。语素库中的常用语素多达六千多个,它们组合自由,很容易为一个新概念组成一个新词。比如“电”和“脑”都是常用单音节语素,组成“计算机”这个新词,表现它具备人脑记忆贮存资料的功能,分析解决问题的功能,而它的动力是“电”。第二,由于上述特点,便限制了词语的音节数,单音词和双音词加起来始终占多数,近现代以来,三音节以上的词语数目有明显增加。上文已提到这点。第三,语素组合的语法结构是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五种。像“计算机”“飞碟”都是偏正结构。正由于这些内部规则的约束,即使是新词新语出现,我们也会觉得“熟口熟面”,它们是原有的词汇的兄弟姐妹,比如:
    计算机:电机、电话、电缆、电线、电视
    飞碟:飞机、飞船、飞艇、飞人、飞车
    像“计算机”、“飞碟”这样的词,很快就融合到现代汉语词汇的大家庭中,成了它们的一员。所以,尽管词汇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而变化发展,我们也不会觉得语言这个工具不好驾驭了。这就是词汇动静结合,寓动于静的特点。
    (三)
    理论上好说,一旦遇到许许多多生动活泼的词语时,哪个规范,哪个不规范,真不好确定!
    的确不好办。香港社会推行“两文三语”的政策,在你推广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时,粤语和英语都早已在香港流通。普通话的词汇会遇到和粤语词混淆,外来词的使用又比中国内地多,加上“一国两制”下由于社会背景不同香港特有的社区词,要说个规范的标准谈何容易。下面我们试着从一般运用词的来源:方言词、社区词、外来词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文言词从略。
    方言是汉语的变体,由于地域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八个或十个大方言区,语音差异最大,词汇差异也不少。但是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上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电台、电话、传真、特快专递、航空信件,使得地域的差异大大缩小,民族标准语普通话和各地的方言有史以来得到全面普遍的交流,因而就有了互相的影响。特别是强势方言(比如北方方言、粤方言、吴方言及闽南方言)就会对普通话产生影响,像第二部分所举的例子,粤方言词的“靓仔、靓女”都进了普通话的规范词语了。但我们要注意,大部分粤方言词并不能进入规范词语。
    首先排除在外的是用方言记纪方言音的那些,比如“买东西”说“买”“没有”说“冇”,“”“冇”这一类都不是通用语素的成员。那么“落车”的“落”是通用语素,“落雨”“落车”算不算规范呢?也不行,虽然“落”和“下”是同义词素,但规范词语“下雨”“下车”已经约定俗成很久了。能够进入普通话词语的方言词,多是普通话中根本没有的,或者普通话词语比起方言词语来不生动不好用。像饮茶、焗油、物业、写字楼、电饭煲、煲电话粥、炒鱿鱼、擦鞋、鸡同鸭讲等等。而这些词的结构完全符合词汇的内部规律。
    香港的社区词是因着香港社会的背景而产生和流通的,多年来是用通用语素构词,就是从其它方言区来的人,对大部分社区词也容易理解。比如,公屋、居屋、丁屋、草根阶层、夹心阶层、蓝领、白领、打工皇帝、白马王子、梦中情人、垃圾虫、狗仔队,“ ‘牛肉干’(告汽车违例的罚票)”、八卦、八卦杂志、航天员、下午茶、游车河、游船河、问题少年、人间蒸发、八号风球,两文三语等等。更不用说香港特有的政治经济架构方面的用语。一般来说,社区词大部分都应列入规范词语。
    外来词在香港用得最多最普遍,比普通话中的外来词要多。有一些不能进入规范词语,比如“打波”的“波”。“波”,不能代替“球”。“士多啤梨”“布”也不容易进入规范词语,因为已经有双音节的“草苺”和“李子”。“巧克力”“沙发”是规范写法,不能写成“朱古力”“梳化”。以此类推。
    有些时候又不能完全类推,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约定俗成”。“波”和“球”不能并用,但“巴士”和“公共汽车”并用,“的士”和“出租车”“出租车”并用,“莱赛”和“激光”并用。
    因而在教学词汇时要有灵活的头脑、宽松的态度。要注意到普通话词汇里的种种变通情况。比如,一个概念,可能用多个词语表达,每个词语有自己的修辞色彩,能用于不同的语境。下面这一组五个词很能说明问题:
    残废、残疾、伤残、残障、伤健
    由“残废”到“伤健”,反映了人们创造新词品味的提高,反映了人人平等的关系,以及对伤健人士的鼓励。这五个词都属于规范词语,可用于不同的场合。类似的还有“弱智、低能、智障”,而“智障”的用法较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