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之歌校园朗诵诗》,金波 主编,接力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让朗读丰富我们的人生 朗读会让人更为厚重和精致。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的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表达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涵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语言,蕴藏着本民族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倾情朗读这些珍贵而美好的文字,就是在与历代先贤进行高贵的心灵对话,就是在追寻一部浩瀚而优秀的思想历程。 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一个锐意创新的民族,如果没有先进和深厚的文化作为根基,脚步是不坚实的。朗读让我们不断回望历史,远离浅薄,走向厚重;朗读让我们不断回望文化,远离潦草,走向精致。网络文化的热潮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铺天盖地的信息、唾手可得的百科知识、色彩斑斓的文化碎片,让我们可以省略“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过程,就能直达“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结果,就能应接不暇地享受着“获取”的快感。于是,人们渐渐适应了“花团锦簇蜂蝶绕”、“百花争向艳阳红”的喧嚣,而缺少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趣,缺少了“踏雪寻梅”的雅致和耐心,也缺少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鉴赏力和感悟力。 经典著作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和朗读推敲的作品。选材,是朗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朗读,是筛选优秀文本的重要途径。怎么选,选什么,体现着创作者的心态,检验着创作者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格调。我们有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这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辛勤耕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根基。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从四大名著到现代文学史上的篇篇力作,面对祖先留下的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连细细品读的耐心都没有?怎么能为投机取巧而选择浮浅甚至哗众取宠?筛选朗读文本的过程,需要视野开阔,需要神宁气定。自然,看的东西多了就会慢慢鉴别出真伪优劣,看多了好东西就会一步步走向厚重、走向精致。 朗读会让人们更为真诚和朴素。读书不能光“看”不“读”。书,为什么一定要“读”呢?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写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笔者认为这里说了两层意思:一是看到可遇不可求的好文字,不畅快地读出声来,不足以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二是不感之于外、动之于情地读出声来,也不足以深入细致地领会文字背后的妙意。朗读绝不仅仅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所说的”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那样简单。从文字世界到声音世界的过程,需要朗读者自身的情感置换和梳理,理解和感受是桥梁。声情并茂的表达,彰显和丰富了文字的内涵,又不断深化了对文字世界的开掘。真诚和朴素是其基础,也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创作者就得实实在在,就得动真格的,就得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地真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不得虚张声势,来不得花里胡哨。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要提出质疑了:你这里强调的是“朗读”,而我们是在舞台上“朗诵”,“朗诵”具有很强的舞台表演功能,当然要强调形式,强调技巧,太老实、太“朴素”就吸引不了听众。的确,“诵”与“读”是有差别的,但正如《辞源》所释,“朗读也作朗诵”。浅吟低唱“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也罢,引吭狂歌“抑扬高下其声”也罢,“诵”也好,“读”也好,它们均要向文字作品本身进行认真追问,“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以真诚为骨,以朴素为容,空洞的声音和花哨的形式是朗读的大忌。朗诵时恰当使用声、光、电等附加技术手段,恰当融入一些表演元素,固然有助于刺激视觉观感,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塑造力,但过分依赖或强调,又会削弱对语言功力的锤炼,分散对内容本身的关注。一个或几个人站在舞台上,仅凭着“说”就能抓住全场人的心,实在不是件容易事,但其独特的魅力也恰恰在于此。朗读贵在“真诚”,难在“朴素”,这是由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和属性所决定的。《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天道》中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可见真诚和朴素何等重要。所以说到底,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把功夫下在理解和感受文字作品上,下在语言本身的表现力上。朴素,不是不要技巧和形式,但要处理好“朴”与“巧”、“浓”与“淡”的关系。我们要追求的是“大巧之朴,浓后之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一种大美,它美在了气质上。气质不是技术所能够完成的东西,它是一个人生活的印记,心灵的种子,精神的延伸,是生存的状态,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愿朗读成为我们的习惯,愿朗读“返璞归真”,让朗读丰富我们的人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 鲁景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