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窪添庆文:魏晋南北朝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澎湃新闻 newdu 参加讨论

    首先,必须介绍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所以政治部分不可或缺。然而,关于魏晋南北朝已经出版了很多概说书,没必要做重复工作。所以我们想到了通过介绍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来反映时代特征。至于具体选择哪个人物完全由执笔者决定。例如,三国时代的话,必定要介绍曹魏,那么选择魏文帝还是明帝,则交给执笔者的判断。不过,为了突出本书的创新性,也避免与已有研究重复,所以精心挑选了一些以往很少出现在读者视野的人物。比如西晋时代的代表性人物自然是晋武帝,南朝就首先会想到梁武帝。但是,学界已经有了《西晋武帝司马炎》(福原启郎著,東京 : 白帝社,1995年)、《梁武帝:佛教王朝的悲剧》(森三树三郎著,京都 : 平楽寺書店,1956年)《侯景之乱:南朝贵族社会的命运》(吉川忠夫著,東京 : 中央公論社,1974年)等非常优秀的专著,所以本书中西晋选择了贾南风这位具有重要影响的皇室女性,南朝介绍陈武帝。这样就构成了一组有趣的人物像,既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当时的时代特点,又不会因为读者太熟悉而感到乏味。
    第二部分思想·文化也是了解这个时代必须的内容。魏晋南北朝一般被称为三教融合的时代,所以儒释道三教的内容必不可少。本书为了带来新鲜感,在组稿时避免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学者。例如,儒教方面,历史研究者熟悉的是渡边义浩先生,而这次则邀请了思想研究学者古勝隆一先生。关于魏晋时期佛教造像与地方的研究自然首数佐藤智水先生,这次拜托了北村一仁先生。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文化艺术长足发展的时期,从书法史的角度考察当时墓志制作的题目非常新颖。北魏墓志不仅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当时的记录,也是研究史必须使用的一次史料。泽田雅弘先生长期浸润这一研究,对墓志篆刻、形成非常熟悉,尤其是他提出的同一墓志中存在不同篆刻手法的现象值得研究者重视。不过,他的研究大多发表在一些专门杂志上,这次能够综合的了解他的研究也是一件幸事。
    第三部分国都·都城、第四部分出土资料所见新世界都是相对少见的专题。由于中国都城是日本都城的源流,所以日本史学者一直非常关注中国都城史。随着考古新发现,这一时期的都城情况展现了更多的面貌,近年来中国史研究者对此进行的研究也逐渐丰富。所以特地安排了这个专题,不仅介绍当时主要的都城——邺城、建康、长安、洛阳,还对其他都城也有所涉及,比如统万城、姑臧城。考古资料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都城的认识,竹简、木简、墓志等出土资料的发现也使我们能够近一步接触到当时地方生活的细节。第四部分就是利用这些出土资料考察当时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家族和女性等问题。
    这次执笔者共28人,完成了28篇兼具专业性和普及性的优秀文章。尽管最终成书与预想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充分回应了编辑的期待。就我而言是一次相当成功的编书,剩下的就是大家如何评价这本书了。
    付晨晨:从目录就可以看出本书集合了一批顶尖的魏晋南北朝史年轻学者,《魏晋南北朝史的当下》的书名更让人感到该书对综合当前研究的霸气。不禁让人联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编纂的具有研究指导性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一书,能谈谈两书之间的区别么?
    窪添庆文:也许这本书叫做《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当下》更准确。前面也讲到了,近年来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年轻学者增多,加上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整体上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题目变得更加多样。所以,综合这些新研究的本书也可以勉强称为“当下”吧。这里我特地没有使用汉字的“今”,而是使用片假名“いま”,也正是为了表达这种多层次的“当下”的意味。
    非常感谢将小书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并论。《基本问题》是由学会(日本唐代史研究会、中国中世史研究会、中国史学会、龙谷学会)主导,经过详细安排,由专门成员完成的系列著作。而《当下》却完全由我个人组稿,问题的设定也非常不同。从刚才谈到的本书来由,就可以了解。从问题选择来讲,《当下》完全没有涉及经济史。这并不是因为经济问题不重要,而是从现在的研究状况来讲,组成一个专题相对困难。在我大学学习的时候,撇开社会经济,就不能称之为历史研究。所以,当我毕业题目选择北魏的镇时,前辈非常不解,甚至表示怀疑。但是,现在的研究状况不同了,曾经马克思主义史观占主流的日本史学界发生了变化,加上史料本身有限,关于这一时期经济的新问题开拓非常困难。走马楼吴简中出现了关于“市”的资料,我也很期待今后能够出现更多经济方面的研究。
    另外,在我学习的时代,政治社会史尤其是贵族制问题极其重要。近年来,关于时代区分论的关心降低,尽管有川合安等学者的继续,从正面考察贵族制的研究确实越来越少。《当下》中基本没有涉及贵族制,唯有我的《北魏后期的门阀制》勉强可以归为这类研究。谷川道雄、川胜义雄的研究视角在南朝可行,运用到北朝就比较困难。尽管谷川就北朝的贵族制提出了伦理社会的理论,这也不能完全解释当时的情况。中国贵族制与官僚制关系紧密,我认为首先厘清官僚制才能理解当时的贵族制。所以,我早期研究了门下省、尚书省,进展得不太顺利。近年通过墓志才终于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当时官僚制系统的运作,大致阐明中国历史上成为隋唐贵族制渊源的北魏贵族制的面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