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独立苍茫有所思
读完《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一书,我心中想的不仅是书中的具体思想观点,而是先生的人格魅力、学术精神与境界。我想到了画家黄胄《松鹰图》上的两句题诗: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 在这本书中,顾明远先生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历史经验,剖析了一些重大教育现实问题产生的复杂背景,观点鲜明地进行了回应。先生不回避问题,用学贯中西、深入思考的真知灼见,不仅提出了自己的“怎么看”,更提出了自己的“怎么办”。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先生直面这一重大问题,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努力回答这一问题。他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与举世瞩目的成绩,立场鲜明地提出,教育问题的根子不在教育,而在社会,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上的反映。他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指出,教育的病是社会病的“症候”,“应试教育”是社会逼出来的。另一方面提出要改善中国的教育,要给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优越的生态环境。教育中出现教育公平问题,人民对教育的意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 作为一名教师,我关注先生对于教育问题“宏观视野”下的解答。作为一名校长,我关心先生在书中对教师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具体建议”。例如书中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他引用《道德经》中“不言之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特别倡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育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既是先生的教育信条,也是对走出中国教育困境的一个回答,更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践行的指南。字里行间,谆谆教诲教师们、校长们——要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要有奉献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 为这,先生还跳出教育呼吁: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而改革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学校教师、家长、政府官员、用人单位、媒体都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用实际行动支持教育改革。只有如此,学校才能走出教育的困境。 本书的上编是先生的长文《中国教育路在何方》,下编则收录了多篇观点鲜明的短论。其中《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是先生对教育本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集中反映,而《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倡导“活动教育”》《人人都需要学习的教育学》等文章,则体现了先生对于当前教育本质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深入思考,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并转化成教育的行动力与生产力。 如果说宏观视野、立体分析、高位思想是本书的特色,那么,该书细腻之处也见温暖。在《“水仙花”教育学》一文中,先生用养水仙花来比喻教育,提出教师对待儿童要像对待水仙花的嫩芽一样小心谨慎,要放手让儿童自由发展、自由成长,不要过度干预、过度雕琢。只要给它适宜的条件——阳光和水,经过寒冷的锻炼,它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教师就是阳光和水,天天照看儿童,看到儿童一天天地成长,教师就会充满成就感。这就是先生眼中教育的幸福、教师的幸福!这不就是清华附小一贯坚守的“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吗? 静静思索先生书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给出的一系列回答,再度回味“独立苍茫有所思”,也正应了陆游那句“壮心未与年俱老”——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现实研究,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学者的学术勇气、情怀与品格,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教我们如何治学、如何为师、如何为教育事业发展而鞠躬尽瘁。先生这本书,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榜样,也是鞭策。前路漫漫,从“成志学校”到成志教育,唯有不断努力前行,方不辜负“顾先生们”,不辜负我们脚下的大地和时代的召唤。 (作者窦桂梅,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26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