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 乐黛云 王向远 参加讨论

    这种情形,到了晚清时期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当然首先是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变化。20世纪伊始,清政府一方面是对改革派“横流天下”的“邪说暴行”实行清剿,一方面也不得不提出“旧学为本,新学为用”的口号,并于1901年下令废除八股, 1905年废除科举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 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改革官制等。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头脑的中国人,无论赞同与否,都不可能不面对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也不能不考虑如何延续并发扬光大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西学东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西学的冲击下,传统文人难以单靠汉语文学立身处世,出国留学、学习外语便成为新的选择。连林纾那样的倾向保守的人士,尽管无法掌握外语,却与人合作译出了三百多种外国小说,晚年更感叹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不通外文。林纾的译作在读书人的面前展开了新异的文学世界,推动了中国人的文学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此,在中国人的阅读平台上,出现了与汉文学迥然不同的西洋文学,这就为中西文学之“比”提供了语境。许慎《说文解字》释“比”字为“反从为比”。西洋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反从”(不同),就为中西文学之“比”提供了可能。于是清末民初的不少学者,如林纾、黄遵宪、梁启超、蒋智由、苏曼殊、胡怀琛、孙宝宣、侠人、黄人、徐念慈、王钟麟、周桂笙、孙毓修等,都对中外(外国主要是西方,也包括日本)文学发表了比较之论。当然,这些“比较”大都是为了对中西文学做出简单的价值判断,多半是浅层的、表面的比较,但它却是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最初形式。这一点与欧洲比较文学有明显的不同。
    法国及欧洲的比较文学强调用实证的方法描述欧洲各国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而中国的比较文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中外(主要是中西)文学的对比意识或比照意识;欧洲比较文学主要强调的是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性、相通性,而中国比较文学则具有强烈的差异意识。从这一点上看,欧洲比较文学重心在“认同”而不在“比较”,中国比较文学重心在“比较”而非“认同”。但中国比较文学发生伊始的这种“反从为比”的单一性,由王国维稍后的登场而有所改变。王国维独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进入了比较文学。他以外来思想方法烛照中国文学,用西洋的术语概念解读和阐释《红楼梦》等中国作品,努力使外来思想观念与中国固有的文学相契合,虽然没有太多直接的比较,却具有跨文化的世界文学眼光,体现了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内在的比较观念,因而更能够深刻切入比较文学的本体。然而,无论是王国维的中西契合还是晚清时期其他人的中西比照,他们当时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本身,甚至也许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术语都不清楚。因此,从起源上看,中国人的比较文学意识并非是直接从西方接受过来的,中国比较文学也并非来自于西方或起源于西方,而是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语境中,基于中外文学对话与文学革新的内在需求而发生的,是“内发”与“外发”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西比较文学发生学上的这种不同,意味着中国比较文学与西方比较文学之间所具有的更深刻的差异,也体现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又一根本特征。这一深刻差异在于:欧洲比较文学是在欧洲文学、乃至西方文学这一特定的区域文学内部进行的,它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是一种区域性的比较文学;而中国比较文学一开始就是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而且一开始就跨越了东西方文学,具有更广阔的世界文学视野。诚然,欧洲人靠着新大陆的发现、奴隶贸易、资本的输出和殖民地的建立,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比中国人更早具备了世界视野,但从文学上看,当比较文学在19世纪后期的法国作为一门学科产生的时候,其基本宗旨是清理和研究欧洲各国文学之间的联系。甚至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梵·第根在其《比较文学论》中将法国的比较文学实践加以理论概括和总结的时候,视野仍然囿于欧洲文学之内,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学科界定为文学关系史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只有在欧洲各国文学之间才能进行;超出欧洲之外,当时文学交流与传播的链条尚未形成,至多正在形成之中,还不能成为实证研究的对象。而且,以当时法国人及欧洲各国比较学者的语言装备来看,通晓欧洲之外的语言、并具备文学研究能力的学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因而将研究视野扩展到欧洲文学之外,对他们来说即使有心,也是无力,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况且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如何使其他文化变得跟他们自己的文化一样。如罗力耶在《比较文学史》一书中所追求的,那就使欧洲的比较文学更难成为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比较文学了。这种情形到了50年代崛起的美国学派那里,虽然由于非欧美血统的学者的加入,使美国学派具有了更多的世界性因素,但由于美国文学历史尚浅,与外国文学的渊源关系的清理和研究并非美国学派的急务和专擅,美国学派对各国文学交流史的研究在理论上不提倡、不重视,在研究实践上成果也不多。如果说法国学派强调的是一种历史的、地理的视野,美国学派注重的却是一种学术思维的多维空间。美国学派的贡献在这里,局限也在这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