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儿童角色解读(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评论》 徐嘉 参加讨论

    三、“父亲的雏形”
    在莎剧中,尤其是历史剧中,家庭关系非常重要。16世纪法国政治神学家博丹指出,“家庭是每一个国家的开端和国家的基础,国家是拥有最高主权的由若干家庭及其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46)。早期现代英国的家庭关系不仅是家庭关系,对王室而言还直接涉及王位继承,是相当重要的社会关系。布鲁斯·扬在《莎士比亚时代的家庭》中感叹:“除其道德与宗教维度外,家庭被认为发挥着一种政治的甚至是普遍的作用,该作用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现代人认可的范围。”(47)前文所引的早期现代儿童相关文献在论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时,几乎都提及了儿童对“共和政体”(the Commonwealth)的重要意义。对家庭关系的高度重视,同样影响了莎剧中儿童角色的塑造。
    《约翰王》塑造了一个儿童君主亚瑟,但剧中很少提及亚瑟的个人特征,只强调亚瑟与父亲吉弗雷极其相似。亚瑟一出场,法王便说道:
    瞧这儿你的兄长吉弗雷的脸吧:这一双眼睛,这两条眉毛,都是照他的模型塑成的;这一个小小的雏形,具备着随吉弗雷同时死去的种种特征,时间之手将会把他扩展成一个同样雄伟的巨人。(《约翰王》:2.1.99-103)亚瑟的“眼睛”和“眉毛”是“照他[吉弗雷]的模型塑成”,是吉弗雷的“小小的雏形”,具备着“吉弗雷的种种特征”,但亚瑟眼睛是圆是长,眉毛是细是粗,并无描述。(48)法王腓力普极力强调亚瑟与吉弗雷的外貌相似,首先是要证明亚瑟继承王位的合法性。这段引文中的“雏形”比喻让人想起《冬天的故事》(1610)第一幕第二场中,里昂提斯如何在仔细比对他和迈密勒斯的相貌后,判断后者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显示出血缘对于儿童身份的重要意义。其次,肯定父子俩一模一样,也是在澄清众人对儿子受到母亲操控的疑虑,将亚瑟归到父系的纯正血统中去。正如里昂提斯抗拒妻子赫米温妮对儿子的影响(《冬天的故事》:2.1.57-58),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雷利爵士也提醒儿子要小心女人的不良影响:“妻子是为延续男人的世系而生,也是为改变他们、削弱他们而生,或于外表,或于能力。”(49)这从侧面证明为何在早期现代英国社会中,男孩年满七岁便须离开女眷,交由男人教养。但无论如何解读,对亚瑟本人来讲,本应属于“个人特征”的相貌,反被当作他“公共身份”的一部分了。
    与法王相同,亚瑟的母亲康斯丹丝也强调了亚瑟与其父相貌相似。她着重刻画了亚瑟的“美”:
    要是你长得又粗恶,又难看,丢尽你母亲的脸;你的身上满是讨厌的斑点和丑陋的疤痕,跛脚、曲背、又黑、又笨,活像个妖怪,东一块西一块的全是些肮脏的黑痣和刺目的肉瘤,那我就可以用不着这样操心;因为我不会爱你,你也有忝你的高贵的身世,不配戴上一顶王冠。可是你长得这样俊美;在你出世的时候,亲爱的孩子,造化和命运协力使你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约翰王》:3.1.43-52)在早期现代英国社会文化语境下,男孩的“美”不仅是个人相貌问题,还牵涉到家族血缘是否纯净——血统高贵、纯正的孩子必定相貌堂堂;而身体的畸形、脸上的疤痕则代表地位卑微或庶子身份。(50)康斯丹丝说亚瑟容貌美好,丝毫没有“讨厌的斑点和丑陋的疤痕”、“肮脏的黑痣和刺目的肉瘤”,实际上是在强调亚瑟出身高贵,表明亚瑟继承王位的合法性。同理,《理查三世》中的伊丽莎白王后无法进入伦敦塔探望幼子,抚墙哀哭“可怜我两个幼儿……如此柔嫩,如此俊美的小王子”(《理查三世》:4.1.98);提瑞尔提及两个小王子遇害的场景时,描述道:“他俩这样相互抱住,白蜡似的纯洁臂膀缠得好紧;那嘴唇就像枝头的四瓣红玫瑰,娇滴滴地在夏季的馥郁中亲吻。”(《理查三世》:4.3.10-14)对两个孩子甜美相貌的极力渲染不仅激发出观众的怜爱之心,也暗示了爱德华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合法性,将葛罗斯特推上了不合法的暴君位置。
    作为“父亲的雏形”,亚瑟的个人意志被深深地压抑了。从内容上看,直到第四幕被关进监狱,这个孩子才真正谈起自己:“我是吉弗雷的儿子,这难道是我的过失吗?”(《约翰王》:4.1.24)“要是我出了监狱做一个牧羊人,我一定会一天到晚快快乐乐地不知道有什么忧愁。”(《约翰王》:4.1.19-20)从莎剧儿童台词数量统计上看,亚瑟共120行台词,在莎剧的所有儿童角色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爱的徒劳》中的毛子(159行台词)。(51)与毛子不同,亚瑟虽然出场时间长,但台词主要集中于第四幕第一场(100行,占其台词总量的80%)。前三幕中,亚瑟虽一直在场,但极少发声,尤其是在第二幕第一场中,亚瑟在第12-17行中欢迎了奥地利公爵,在163-165行中哭求母亲和祖母“不值得为自己争吵”,之后便保持了长久的沉默在场(超过500行台词),直至整场结束。
    亚瑟的命运似乎是莎剧所有儿童君主的共同命运。在《约翰王》结尾,约翰病重,九岁的亨利王子即将登基,哀叹自己是“一只惨白无力的天鹅的雏鸟,目送着他为自己唱着悲哀的挽歌而死去”(《约翰王》:5.7.21-22)。有学者注意到,此处“雏鸟”的比喻让人想起“雏形”一词,而雏鸟(cygnet)又与印章(signet)谐音双关,后者的“压印”(press)意义则呼应了第二幕亚瑟被母亲和法王分别唤为“被迫害的孩子”(《约翰王》:2.1.177;2.1.245)这一意象,突出两个同为王位继承人的孩子被凸显的公共身份和被压制的个人身份。(52)而在实际演出中,亚瑟与亨利常由同一位儿童演员扮演,强化了两个王室儿童命运的相似。
    将亚瑟等王室儿童塑造为“父亲的雏形”,这是莎士比亚的创造。将《约翰王》与它的两个主要素材——霍林谢德的《编年史》和当时流行的一出戏剧《约翰王麻烦不断的统治》(53)——相比较,可以发现亚瑟从语言到身份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莎士比亚将亚瑟从少年改成了儿童。第一,《编年史》中的亚瑟17岁,已上阵作战;《约翰王麻烦不断的统治》虽未言明亚瑟的年纪,但亚瑟领兵作战、向公众呼求支持并亲自俘虏了艾莉诺王太后,显然已非儿童;但《约翰王》中的亚瑟在公众场合几乎完全缄默,也未直接参与战场厮杀,显得年幼许多。第二,在《约翰王麻烦不断的统治》中,亚瑟以基督教教义说服赫伯特不要“因为国王的奖赏,就丢弃上帝的救恩”(54);但在《约翰王》中,亚瑟却以幼童口吻哀求赫伯特顾念两人友情,可怜自己,不要烫瞎自己的眼睛。由此看来,《约翰王》对两个主要素材的改编,都在加强如下印象:亚瑟代表着“绝对的合法”,却没有能力保住自己的权力;约翰代表着“强大的能力”,却是僭越的王权。亚瑟的支持者想要证明亚瑟的唯一合法性,只能强调亚瑟的公众身份,即儿子与父亲的相貌相似;与此相应的是,亚瑟的个人身份被弱化,他的个人能力和个人意愿也被无情地隐藏起来了。
    莎士比亚对亚瑟形象的改写,显示出他对时代焦点的洞察。《约翰王》被公认为一部“时事剧”(topical play)。(55)莎士比亚没有选择约翰王统治时期更出名的两个事件一罗宾汉的故事和《大宪章》(1215)的制定,而是讨论了“私生子”和“合法性”,影射的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继承人问题。《约翰王》将亚瑟塑造为“父亲的雏形”,强调他的正统出身,同时弱化他的个人能力,降低了他作为合格君王承担起国家要务的可能性,将继承人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权利(rights)和实力(power)的斗争,从而参与到对伊丽莎白女王的继承人问题的讨论之中。
    儿童与成人既是两个平行的概念,也是一组继承关系。《约翰王》对亚瑟小王子的塑造方式表明,“在早期现代英国,儿童一词的关键不在年龄,而在其子嗣和种族含义”(Renaissance:499)。学界对早期现代英国儿童的讨论大都关注儿童作为“后代”的价值,少有谈及儿童自身。泽德尔几乎完全将儿童理解为“成人生殖能力的体现”,认为成人在不同年龄段对于后代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儿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56)切戈佐伊则感慨:“我们从未听到过儿童自己的声音。由于年龄和身份的限制,儿童没有完全的话语权。他们只能通过成人发声,他们的想法常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他们的观点[常被认为是]时常变动,不值得听取,并且需要他人解释。”(57)《约翰王》对亚瑟的塑造表明,成人不愿相信儿童有自我意愿,他们应该是“小小的雏形”或“父亲的仿品”(58),而非“雄伟的巨人”,是“将来”而非“现在”,是“成长”而非“成熟”,是“缺席”而非“在场”,是“成为”而非“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早期现代英国戏剧中的儿童,连同女性和少数族裔,是作为成人、男性和白人的“他者”而存在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