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自我,作者与书写——评什维亚的《作者与我》(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 赵佳 参加讨论

    一、多线的叙事层级
    这部小说有两条叙事线,一条是正文的叙述者,一条是注解的叙述者,我们将正文的叙述者称为叙述者一,将注解的叙述者称为叙述者二。从小说的“敬告读者”中可以看出,其实这两个叙述者是同一个人,他们都是另一个叙述者的变体,我们姑且将这个叙述者称为“元叙述者”。原因有二:1.两个叙述者都源自于他的自我裂变;2.他对自我的呈现始终折射了文本的运行。“元叙述者”是一位作家,“敬告读者”可以看做是他的写作宣言。这位作家决定在接下来的篇章中“坚决地和他最新的小说中的叙述者拉开距离”(L' Auteur et moi,14),他的方式是“每次合适的情况下亲自介入,冷静地、坚决地避免任何混淆”(14)。
    这个例子从一开始就区分了作者和叙述者的差别,而对这个差别的辨识在自我书写的文本中尤为重要。通过叙事学的发展,今天的文学评论已经接受这样一个观念:写书的作者和故事的叙述者并不是同一个人,热耐特(Genette)在《辞书三》(Figure Ⅲ)中指出:“一个虚构叙事的叙事情境永远都不能归结为书写情境”(226)。有时叙述者明确具有和作者不同的身份,有时叙述者的身份并不明确,并带有作者的痕迹,我们所探讨的自我书写属于后一种情况。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我书写的作者和叙述者是同一的,自传理论家勒杰内(Philippe Lejeune)认为在自传体中,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是同一的,“文本内部的发话主体和被言说对象指向叙述者和人物;发话主体通过自传体契约指向位于作品边缘的作者的名字”(Lejeune 39)。但叙事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不管两者再怎么相似,都不具有相同的地位。从自我书写的角度来说,文本中的“我”(也就是叙述者)是一个虚构的主体,而作者的“我”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这种“本体”上的差异带来了一系列后续视角上的差异。自我虚构的盛行凸显了自我书写中经常被混淆的两个主体的差异。什维亚的《作者与我》用有意为之的分裂生动地呈现了自我书写中“我”的双重性。
    正文带有叙述者一的自传体痕迹,他围绕着一盘奶酪花菜絮絮叨叨,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地展开各种话题,中间穿插了一些过往的生平。读者无从考证叙述者生平的真伪,通过叙述者二的评论,我们知道这些事情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正文可以看做是叙述者一的自我虚构。叙述者二的功能是运用注解对正文进行评论,他总是无情地指出叙述者一的自我书写和现实并不吻合的成分,指出叙述者一并非百分之百是作者的再现。他将作者和叙述者的差异定义为“作者”和“人物”的差异,也就是说叙述者一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但是叙述者二并不完全依附于叙述者一的叙事而存在,他有自己的独立性。如果说注解一开始只局限于揭露正文的幻觉,越往后注解越僭越了正文的地位,它自身变成了正文。叙述者二在注解中讲述了自己的过往,而这些过往明显带有虚构的性质。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叙述者二作为自我书写幻觉的揭露者,毫无顾忌地进行了自我虚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文和注解构成了两个自我虚构叙事,一方面明目张胆地进行自我虚构,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揭露自我虚构,给整个文本打上了什维亚特有的精神分裂的气质。这种分裂在《托马·彼拉斯特的遗作》中欲说还休,因为两个叙述者是两个不同的人,在《作者与我》中因为两者身份的统一而使矛盾愈加鲜明。
    作家什维亚的加入使本书的自我书写更加复杂。“敬告读者”的“元叙述者”指向现实中的什维亚:比如《杀死尼扎尔》(Démolir Nisard),《迪诺·艾格》(Dino Egger),《死亡让我感冒》(Mourrir m' enrhume)均为什维亚的作品名称;文中引用了《没有猩猩》(Sans l' orangoutan)和《英勇小裁缝》中的句子;叙述者二以什维亚的小说《红耳朵》(Oreille rouge)为原型进行二度创作;“元叙述者”的风格和创作理念与什维亚如出一辙。当一切都将“元叙述者”指向什维亚本人时,小说在不同层面打破了两者的同一性:“元叙述者”在小说中虚构了很多关于什维亚的事实,使什维亚的真实性受到怀疑。什维亚究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作家或是文本虚构出来的一个形象?这一疑问在小说最后达到了顶峰:叙述者一偷了一颗花菜,被发现后被众人追赶。一个叫什维亚的人出现,抓住叙述者进行搜查。如果说对什维亚的身份的影射在一开始制造了自我书写的幻觉,那么在最后将什维亚作为人物引入虚构中,并和叙述者对立起来的做法打破了两者的同一,直指自我虚构的本质。
    多维的叙事层级会带来身份上的混淆和叙事上的越级(métalepse),“所有故事外的叙述者和读者进入故事内(或故事内的叙述者进入第二层故事内)或相反的情况[都可以被称为越级]”(Genette 244)。比如叙述者一和叙述者二讲述的不同故事中,两个人物之间因为奶酪花菜发生了身份上的混同;再如叙述者一和他创造的人物一起进行了一场真实的旅行;或者当“元叙述者”邀请读者翻到下一页时,小说也自动进入下一章,这个做法将虚构的文本和真实的文本混同起来,实际上是将叙述者和现实中的作者混同起来。这些不同做法不但在虚构内部实现了人物身份的混淆,也成功地模糊了虚构和现实间的界限。
    多层级的叙事和层级间的越级造成了多维度的“我”的形象。但这种多维度并非纵向的维度,它并不预设一个单一的主体,并在主体内部自上而下,自表及里地制造不同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深度主体的模式,自我书写在这种模式中遵循了追寻自我真实的经典路线。它虽然打破了扁平性格的藩篱,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侧面、复杂人格的主体形象,但它层层递进,追求心理本质的做法仍然无法摆脱单一主体的范式。什维亚的反讽在于,他将纵向的多维度变成了横向的多维度,主体不是一个不断被挖掘的过程,而是众多话语并置的结果。他并不产生于结构分明的体系中,而是生发于多重话语共鸣的间隙里。他不是被塑造的人物,而是被言说的对象。如此被言说的对象不再是单一主体,他是被多重话语共同炮制的复杂的多重主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