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事”中间的文学历史——评《“人与事”的文学社群》 杨洪承的新著《“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人民出版社出版)不应该只被看作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社团”的研究著作。虽然他考察的仍是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等“文学社团”,但他研究的起点已经不局限在对这些“文学社团”的文学贡献衡长论短,而是从更辽阔的“文化生态”中清理“文学”如何与“文学之外的文化”发生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史描述和书写方式。以“人与事”为中心,关注的不只是“文学”的结果——文本、思潮、流派和社团,而且是通向这些结果的、缠绕着“文学之外的”诸种文化力量彼此对话对抗的“过程”和“生长”,按照杨洪承教授的理解,就是“多元文化中的文学,文学社团流派源于文化之乡”。 既然文学是“人与事”关系之中的文学,单纯的对文学的审美研究,就必然要转移到对“人”的精神主体、文化身份、审美情感和“事”的文化脉络、生态结构的研究。“人与事”关涉的是整个现代中国意识形态、经济、地域文化、大学教育制度、媒介方式和出版制度等“文学生活”和“文学史细节”。明确这一点,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从“场域”或者“公共空间”的角度重新命名“文学社团”为“文学社群”。这背后是研究立场和范式的转移。在“文学社群”的研究视野中,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构成丰富的知识文化谱系,有着现代意识形态化的内容,也保留着结社的地域和文人雅聚、宗派、党派等传统文化因素,更有着现代知识分子生成中的特殊资源,据此形成了现代文人聚散独有的途径、政治意识、文学主张、组织结构等精神风貌和生命形态。 《“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是一部有着方法论价值的务实之作。全书凡19章,其中有11章是在预先完成的理论建构中,讨论鲁迅、王统照、蒋光慈等作家与社团之间的生成关系。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杨洪承不是泛论“文学社群”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而是尊重每一个不同“文学社群”的个性,比如“左联”着眼于其意识形态信仰系统与社团组织机体,“京派”重点在地域时空置换与独立的文化生存,“文协”则注意到其在抗战文学中文化作用的“时代问题”。 严格地说,“人与事”拓展的是“文学生活”和“文学史细节”研究。在当下的大众传媒生态中,作家们泛文化的人事纠缠和绯闻逸事很容易发酵为大众化、娱乐化的文化事件,比如近年关于萧红和林徽因的电影和电视剧。《“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也专注“文学之外的”“人”与“事”的生活和细节,但它开拓的却是中国文学史想象的另一种可能——一种“活”在“人与事”中间的文学历史。(何平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