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文艺”与“文学”概念的意义含混(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聂珍钊 参加讨论

    从词源上考察,“文艺”一词虽然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但并非等同于我们现在的合成词文艺,即并不是一个词,而是“文”和“艺”两个字的并列。就“文”而言,并非专指文学,而是通指文化典籍。“艺”也同样如此。“艺”在孔子的观念中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而把一个人的技艺才能包括在内。东汉班固撰《汉书》,首卷《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派别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班固使用的“艺文”,已经超越了文学艺术的范畴,具有人文的含义。但无论如何,“文艺”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并非专指文学,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现代意义上的“文艺”一词的使用源于何时,已不好查考。我们可以发现,自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文艺”一词开始流行,但并非广为使用。在此之前,“文艺”一词实际上并未被文学界或艺术界接受和使用。以康有为为例,我们可以从他的著述中看出,“文艺”一词在当时很少使用。
    康有为生于专制官僚家庭,自幼熟读儒家经典,自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大量购买西方书籍,吸取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政治观点,形成自己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国外,周游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列国。康有为是中国晚清时期一个融汇了古今中外的重要学者。他在著作中多次论述了文学,然而却没有使用“文艺”这个术语。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光绪帝的《〈日本明治变政考〉序》中,提到文学艺术。他说:“然二十年间,遂能政法大备,尽撮欧、美之文学艺术而熔之于国民;岁养数十万之兵,与其十数之舰,而胜吾大国。”[1](P66)在《请废八股试贴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1898年6月)中,康有为对当时“荒弃群经,惟读《四书》”以及“谢绝学问,惟事八股”的现象进行了思考,感慨“二千年之文学扫地无用,束阁不读矣”。[2](P85)同时,康有为还对文学作了界定:“从此内讲中国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则为有用之才。”[2](P87)从中可以看出,康有为是把文学同艺术分开的,所以他指出,“中国文学、工艺之美,皆在汉、唐、宋之盛时”。[3](P107)这里的工艺,实则为艺术。从康有为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文艺”一词在晚清并未用来表述文学。
    再有王国维的著作中也不见其用“文艺”一词指称文学。王国维自幼修习英文、日文,深受西方哲学和文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学贯中西,在史学、文学、艺术、文字学等诸多学科均深有研究,其对殷周制度史、宋元戏曲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就,都超越了同时代的众多学者。在诸多领域中,王国维的研究尤以文学为深,然而在他论及文学的著作中却不见其使用“文艺”一词。在王国维论金石字画之时,也是把艺术同文学区别开。例如他在《待时轩仿古鉩印谱序》一文中说:
    一艺之微,风俗之盛衰见焉。今之攻艺术者,其心偷,其力弱,其气虚憍而不定,其为人也多,而其自为也少。厌常而好奇,师心而不说学。是故于绘画未窥王、恽之藩,而辄效清湘八大放逸之笔;于书则耻言赵、董,乃舍欧、虞、褚、薛,而学北朝碑工鄙别之体;于刻印则鄙薄文、何,乃不宗秦汉,而摹魏晋以后镵凿之迹,其中本枵然无有,而苟且鄙倍,骄吝之意乃充塞于刀笔间,其去艺术远矣。(《王国维文集》第一卷)
    在王国维的论述里,文学主要指由文字构成的作品如诗歌、小说,艺术则主要指由非文字构成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金石之作。文学艺术各有所指,显然有别。
    梁启超也是如此,他在演讲中大量使用“文学”一词,偶尔也使用“文艺”,但其义并非文学,而多指艺术作品或文学与艺术作品。例如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梁启超说:“然则何故惟彼时代独有诗——或诗独盛耶?其一,社会文化渐臻成熟之后,始能有优美的文艺作品出现。”[4](P111)这里所说文艺作品,实则从整体上指称文学和艺术作品。[5](P152)在梁启超众多演讲中,仅在《什么是文化》中列表对文化内容进行归类总结时,使用了“文艺美术品”指称艺术,其他涉及文学时俱用文学而不用艺术。[6](P141)梁启超在《情圣杜甫》的演讲中论及文学时有两处用到“文艺”。他说:“当时文艺上南北派的痕迹显然,北派真率悲壮,南派整齐柔婉,在古乐府里头,最可以看出这分野。唐朝民族化合作用,经过完成了,政治上统一,影响及于文艺,自然会把两帕特性合冶一炉,形成大民族的新美。初唐是黎明时代,盛唐正是成熟时代。”[7](P249)梁启超这里所用“文艺”,并非今日所说之文艺,而是在古乐府基础上指称艺术作品,并以此区别于诗歌小说等文学。
    在其他学者的著述中,“文艺”一词也并非不用。例如蔡元培1916写《〈石头记〉索隐》,便使用了“文艺”一词。他评论《石头记》说:“最表面一层,谈家政而斥风怀,尊妇德而薄文艺。其写宝钗也几为完人,而写黛玉、妙玉则乖痴不近人情,是学究所喜也,故有王雪香评本。进一层,则纯乎言情之作,为文士所喜。故普通评本多着眼于此点。”[5](P152)仔细分析,可以见出蔡元培这里所说“文艺”,并非我们今天所说文艺,而指艺术修养。
    自古以来,文学、艺术含义不同,在中国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梁启超的界定中,艺术不包括在文学中。他在师范大学为欢迎泰戈尔而作的讲演《印度与中国文化之亲属的关系》中,又对艺术作了具体界定。根据梁启超的理解,音乐、建筑、绘画、雕刻、刻丝画等,都属于艺术;而戏曲、小说、诗歌则属于文学。艺术与文学,各有所指,互不混淆。而“文艺”一词,梁启超偶有使用,但并非用来单指文学,而是用作文学与艺术的简称。如他在《国际联盟评论》一文中说:“要晓得时代思潮,最好是看他的文学。欧洲文学,讲到波澜壮阔,在前则有文艺复兴时期,在后则推十九世纪。”[8](P111)梁启超所说“文艺复兴”中的文艺,显然是一个集合名词,用来统称文学和艺术。
    从历史上看,一直到晚清时期,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用来单指文学的“文艺”一词并未出现。即使偶尔使用“文艺”,也是用来指称文学和艺术,而非单指文学。晚清以来及至新文学运动,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初露端倪,开始繁荣,虽然“文艺”一词偶尔用之,但文学与文艺各有所指,各有侧重,这是不言而喻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