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学性”概念的多重蕴涵与当下意义(9)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京)2014年7期 马汉广 参加讨论

    注释:
    ①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②张汉良:《“文学性”与比较诗学——一项知识的考掘》,载《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1期。
    ③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在该书中,这种手法被译为“反常化”,但现在使用“陌生化”比较普遍。
    ④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⑤Northrop Frye, Anatomy of Criticis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p.122.
    ⑥王岳川:《“文学性”消解的后现代征候》,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⑦(18)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第26页。
    ⑧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⑨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⑩参见大卫·辛普森《学术后现代?》,杨恒达译,余虹等主编《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48页。
    (11)乔纳森·卡勒:《文学性》,马克·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史忠义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页。
    (12)周小仪:《文学性》,载《外国文学》2003年第5期。
    (13)雷吉纳·罗班:《文学概念的外延和动摇》,《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第35页。
    (14)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上,钱佼汝、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15)(20)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innesota: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2008, p.3, p.3.
    (16)周小仪:《文学性》,载《外国文学》2003年第5期。
    (17)参见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此书将之译为“世界的除魅”。
    (19)欧阳友权:《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载《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1)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22)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杨扬译,载《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5期。
    (23)Jacques Derrida, Of Grammatology, trans. G. Spivak,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6, p.158.
    (24)福柯:《文学的功能》,秦喜清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25)Michel Foucault, Death and the Labyrinth: The World of Raymond Roussel, trans. Charles Ruas,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87, p. 17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