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学性”概念的多重蕴涵与当下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京)2014年7期 马汉广 参加讨论

    
    到后现代语境之下,“文学性”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一方面,理论的话语化在逐步抹平文学与其他人类精神生产形式之间的界限,将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等语言书写形式完全文本化,通过对真理、意义的质疑而颠覆了元叙事的合法性,并进而颠覆了它们作为某种特殊书写形式的合法性,使之都变成了某种话语或话语表达。于是,无论我们所认为的“文学性”是什么,是某种语言的陌生化也好,是某种隐喻或转喻也好,或者是在语言的表面结构中具有某种深层蕴涵也好,都广泛存在于各种文本之中。文学研究则被融入到一个更大的框架中,被称之为“文化研究”,或者干脆被称之为“理论”。因而我们不再谈文学是什么,也不再确定有一个专门的文学类别,而是要谈“文学性”。彼得·威德森在《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中指出:“如果说大写‘文学’作为一个概念已经不再可靠的话,如果我们同时还想将在文化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保留下来并成为一个具有离散性的概念的话,我认为‘文学性’或许是用来描述它的最好的办法。”“我所说的‘文学领域’是一种具有离散性的一般范畴,它可能和大写的‘文学’同源但又与它相异,它来自后者的形容词形式,比如,在‘有文学性的人工制品’或‘文学性成就’中。”⑦
    另一方面,从文学创作实践的角度来说,20世纪中期以后的西方文坛,出现了许多新的探索。这些新探索从奥尔森提出新感性和桑塔格主张拒绝阐释开始,就逐渐地溢出了传统文学观念的把握,也溢出了传统的文学理论的把握。或者在性别、种族、地域等方面,进入政治意识形态的批判,或者在能指游戏和话语狂欢的形式下进入了对文学本体的质疑与颠覆,或者在自我矛盾、自我相关的荒诞迷宫中进入哲学主体性的自我消解之中等等,不一而足。而且这种种倾向并不是完全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它们常常相互纠结、相互缠绕,比如在性别、种族政治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在话语狂欢和荒诞迷宫之中,也会包含浓重的意识形态批判。还有从深度向现象、从中心向边缘、从时间向空间、从连续向断裂的转变,一种广泛存在于文学及其他文本中的叙述方式泛滥,任何集中性的、规范性的原则彻底解体,文学陷入了对作者地位、读者和阅读、诸种批评原则、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文学的存在方式等的深刻质疑和全面重构之中。以上后现代文学实践表现出来的特点,恰恰是我们过去文学研究中批判和否定的东西,是被我们排斥在文学的本质属性之外的所谓“非文学”,现在竟然成为了文学的核心特征,并统治了当代数十年而不衰,可见,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
    还有一个方面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学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载体,彻底改变了文学的书写方式和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作品不再是仅以纸质书籍的形式存在,而同时也大量地存在于网络世界之中,存在于各种文学网站的网页上、各大网站的论坛和博客中,存在于短信空间等地方。我们只要有一台可以连接网络的终端设备,可以是一台电脑,也可以是一部手机,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徜徉于文学的世界中去阅读和欣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只有在被网络终端调阅时才存在,而在不发生阅读的情况下,在那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存在的只是一定的存储空间而已。它也已经不再是一种处于完成状态的客观实体,它永远处于待完成状态。读者的阅读就意味着一部作品的完成,但是这种完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一次次阅读持续不断地被完成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