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诗歌长题和题序在唐宋间的变化——以杜甫、白居易、苏轼为中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海学刊》(南京)2014年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长题和题序的大量涌现是唐宋之间诗歌演变的一大现象。以唐宋诗转型上富有典范意义的三位诗人——杜甫、白居易、苏轼为中心,可以看出:从唐至宋,诗歌的长题和题序倾向于陈述作为个体经验的日常生活,具有纪实性和干预现实的特征,反映了创作者“以诗为史”以及重视读者期待的创作追求。这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以文为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诗歌题材的日常生活化,并使诗歌具备更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在唐宋诗转型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 键 词:长题/题序/纪实性/以诗为史/导读/唐宋诗转型
    作者简介:黄小珠(1983-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云:“唐人命题,言语亦自不同。杂古人之集而观之,不必见诗,望其题引而知其为唐人今人矣。”①这里所说的“题”是诗题,“引”是题序,即诗题与正文之间,作者以“并序”、“序曰”、“并引”、“并叙”等字领头的一段文字。虽然严羽所说不免有夸大之处,但是从唐代至宋代诗歌的题与序确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艺术形式的差异往往反映出创作意识与艺术功能的转变,是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与此相关的论文有吴承学《论古诗制题制序史》②,此文以宏观的视野勾勒古代诗题、题序的发展演变历程,认为杜甫引领一代风气,开宋人的长题诗之先。这一见解十分精辟,然而,对于这一变化的具体内容以及背后的创作思理未能予以阐释。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唐宋诗转型上富有典范意义的三位诗人——杜甫、白居易、苏轼为中心,分析唐宋之间诗歌长题、题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在表现内容、艺术功能上的变化,并进一步阐释长题、题序在唐宋诗转型上的意义。
    纪实性与日记体长题的大量涌现
    中国古代诗歌的题目在唐代到宋代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长题的大量涌现。长题即指与短题相对,字数众多、叙述翔实的题目。总的来看,长题的数量在初盛唐时期还比较少,从杜甫开始才初具规模,到了白居易已相对显著,至宋代的苏轼则呈现出兴盛的局面。这种变化的情况,由以下的统计可以清晰看出③:
    
     
    如上表所示,与初盛唐相比,中唐以下至宋代,长题的数量和篇幅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孟浩然的诗题普遍简短,未有超过二十字者;李白诗集中长题的比率也较低;王维长题所占比率与杜甫相当,但数量则远低于杜甫;至白居易、苏轼,无论在数量还是比重上,都已极具规模。其中最明显的是苏轼,平均不到十首诗题中就有一首超过二十字者,五十字以上的有三十六首之多。清人乔亿《剑溪说诗》云:“诗题至于玉局,别构佳境,唐人家法,为稍变矣。”④吴承学以为“玉局”的诗题是李商隐的无题诗⑤,有所不妥。若是李商隐的无题诗,何有“别构佳境”之说?此处的“玉局”正是指苏轼,因为苏轼曾任玉局观提举。乔亿的说法正表明苏轼委曲繁重的长题代表了唐宋之际诗题演变的一大倾向。
    与《山居秋暝》(王维)、《静夜思》(李白)、《池上》(白居易)、《初到黄州》(苏轼)这类含混简远或叙述省净的短题相比,长题更能充分详实地反映真实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纪实性成为长题最重要的特征。
    初盛唐时期有限的几首长题主要叙述正式庄重的题材或重大的历史事件。前者以王维的应制长题诗为典范,如《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等以“奉和圣制”开头的诗题,因其奉君命而成,大多叙述谨严、翔实典重。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长题如以下两首: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王维)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李白)
    这两则诗题皆叙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与行事,为诗歌本文提供了真实可感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以诗证史的作用。
    伴随着诗歌对纪实性的进一步需求,长题的内容逐渐从重大的题材转向私人生活的详细描述。与以王维、李白为代表的初盛唐诗人相比,杜甫、白居易、苏轼诗歌长题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看以下三题: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杜甫)
    十年三月三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白居易)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肃、义诠同泛湖游北山,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闻堂上歌笑声,以诗见寄,因和二首,时周有服。(苏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