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喇卫国 巴黎神话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深圳晚报 喇卫国 参加讨论

    
    也许,当我们读过一些巴黎的历史之后,再走进那“每座桥梁、每座广场,每走一步都使人想起其伟大历史的世界之城”,我们不仅会为它的历史也为它的现在,不仅为它的美丽也为它的凝重而感动,甚或有一种在神话中徜徉的感觉。
    本书的作者帕特里斯·伊戈内是哈佛大学的法国历史学教授,他主要的研究对象是18世纪至20世纪的法国社会历史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在这本书中,作者试图用神话学的方法为我们阐述和分析18世纪和19世纪巴黎的社会文化史。书中对神话学的阐释,似乎和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神话不同。如果按照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对神话学的诠释,神话就是“指一个社会构造出来的以维持和证实自身存在的各种意向和信仰的复杂系统”,统治阶级在“神话”中,有意将意识形态化的内容掩藏并转化,使之看起来更自然、透明,而大众会不知不觉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显然,帕特里斯·伊戈内教授并不完全同意巴特的观点,他认为,巴特所说的神话其准确的定义应该是魔幻,作者在书中对魔幻的定义也作了阐释。
    无论如何,作者力图尽可能客观地将18世纪至20世纪巴黎所发生的一切“真实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重大事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所谓左、中、右各派政治势力和各种典型人物“如实地”加以描述和分析以使读者能够客观地了解巴黎,读懂巴黎。当然,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再客观的分析也会带上主观的色彩,正如作者在谈到巴黎的竞争对手伦敦或柏林时,免不了会有几句善意的调侃。这本书可以说是研究巴黎历史最好的教材之一,是研究巴黎从启蒙运动到超现实主义“正史”的教材,且作者的文笔严谨却又不失幽默,读起来常常令人忍俊不禁,而又获益匪浅。
    人们常常会想,在无尽的时间之旅中,巴黎的历史并不长!但仅仅在几个世纪里,巴黎成为了世界之都、魅力之城,除了某种“天意”外,更重要的是巴黎以它的包容性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思想和多彩丰富的文化并在广泛的领域中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这是否也意味着,历史的丰富和年代的久远有时并不成正比——倘若,历史只是机械地重复过去。
    当欧斯曼雄心勃勃地大规模拆除老巴黎的时候不曾想到一些古老的文化和深邃的记忆也都随着他的十字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所幸,他在重建巴黎的时候仍保留了旧城的中心,而新的城市规划也仍然沿革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审美观念,以至于今天我们看到的巴黎并没有历史割裂的痕迹反而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这当然要归功于巴黎人民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认同。纵观今日的世界,历史似乎在超速前进,特别是在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中,超级现代的特大城市不断拔地而起,可是别忘了,在浮躁喧嚣的大都市,几乎人人都是匆匆的过客,哪里还会有对自己故乡城市的认同,如果有,那也只是对遥远山村的思念和对小桥流水人家的眷恋。在现代化洪流冲刷过后,哪里还留得下文化和历史的积淀?因此,今天看来,某些建筑学家、某些平民百姓曾经面对着拆旧城、建新城的狂热而恸哭,那并不是保守和复古,恰恰相反,是要与历史共同前进。正如今天,当我们热衷于大规模建设“最现代”的杰作时,却忽略了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谁又能说清到底是充满激情的支持者还是充满激情的反对者更顺应历史的潮流呢?
    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能,本书的作者也会同意这个观点。读懂这本书,以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促使我们少走弯路,这也是译者的心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