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启蒙的艰巨性与言说的多向度——《狂人日记》的叙事策略研究(8)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鲁迅研究月刊 王雨海 参加讨论

    
    鲁迅在叙事长度上,主要表现在日记的数量安排上匠心独运。鲁迅写了狂人的13则日记。对于这样一个数字的运用,可能包含着多种原因。
    首先,可能与鲁迅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关。
    “13”在信奉基督教文化的民族中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是个令人讨厌和可怕的数字。这主要是与《圣经》中故事有关。据《圣经·新约》上记载,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同他的12个门徒一起吃饭,犹大为了贪图30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了犹太教的当权者,并亲自为他们引路,抓住了耶稣。第二天(星期五),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因为犹大是餐桌旁的第13个人,所以西方人把“13”这个数字视为灾难的象征。从此以后,13号、星期五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不吉祥的日子,对13的忌讳在西方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风俗。
    鲁迅把狂人的日记定为13则,应该与西方的宗教有着一定的关系。他在前12则日记中,展示的是狂人同周围人的关系和因此产生的感受,而第13则日记写的是狂人对将来的希望,与前面的日记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天启式的叙事风格和使徒般的忏悔下,13可能代表了狂人的一种罪感,这正如告密的犹大害死了耶稣之后一样,内心存在着强烈的内疚和悔恨,狂人对于自己也曾经吃了自己妹子的肉而感到罪孽深重。“难见真的人”,日本学者解释为没有脸面去见真的人,在这里可以得到一定合理的理解。正因为如此,狂人深感将来的希望不在自己,而在还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而他自己也只能同吃人的世界一同毁灭。他又像耶稣一样用自己的牺牲来唤取世人的觉醒,真正实现人道的世界。鲁迅用13这个数字把神的境界和使徒的罪感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同整个主题的表达达到了合一。
    其次,对于一个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化修养的人来说,鲁迅对13的运用也一定暗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因素。
    中国人对13理解同西方基督教世界有所不同,往往与美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如:儒家经典十三经;古代医学分为十三科;古代南曲曲牌通称十三调;北京戏剧和曲艺的韵辙都定为“十三辙”。北京人把百灵、画眉等模仿其他鸟的叫声最多的“叫口”为“十三套”。这些似乎都同某种极致相连。这就意味着鲁迅安排13则日记是一个完美和极致的构思,多1则或者少1则都是一种缺陷。只要这样才能完全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照应西方基督教文化中13的含意,使作品的主题保持一致性。
    第三,鲁迅使用13这个数字,可能反映了鲁迅的另一种心态:与传统的对立和个人意志的突显。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统来看,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代表着晦气和死亡,而且这种看法在西方被看成是不变的观念,是从来如此的。面对这样的从来如此,鲁迅表现出同狂人近似的思维:从来如此,便对吗?对13这个数字的运用,鲁迅或许表现出了另外一种相反的寓意,它不是消极和晦气,而是积极和勇敢,是反抗和斗争,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通过这个数字,显示出狂人强烈的个人意志。这种个人意志同狂人对中国吃人社会的怀疑和反叛是相辅相成的。
    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时没有明确告诉读者他使用13这个数字的用意,我们对于他的理解也只能从文本描写中去猜测。因而,鲁迅在使用13这个数字时的潜意识也有可能暗合了人类的某些神秘心理,或许鲁迅无意中使用了13这个数字,而他的使用也刚好体现了人类某些共同的思考和心灵感应,这种感应或许就是作家的灵感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